?
市人大代表徐訊(左)、市政協委員薛錚(中)做客《兩會直播間》。
文/圖 半島全媒體記者 李曉哲劉笑笑
“加快培育數字經濟、生物經濟、現代供應鏈等新業態新模式。落實國家大數據戰略,推動互聯網、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力爭大數據、云計算產業核心產值增長40%以上。”在今年的市政府工作報告中,對未來產業提出了詳細的指引。1月13日,青島市人大代表、青島華大基因研究院院長徐訊,青島市政協委員、青島大快搜索計算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薛錚做客《兩會直播間》,分別從基因、大數據產業出發,暢談青島未來產業的發展。
■談報告
明確產值增幅,振奮人心 當天,《兩會直播間》邀請到的兩位嘉賓所從事的行業都是近年來大熱的行業,分別是基因和大數據。今年的市政府工作報告,也讓徐訊和薛錚對產業未來發展更加有信心。“今年的報告非常務實接地氣。在2017年的工作回顧中,提到了國家海洋基因庫正加快建設。在2018年的目標任務中,談到了產業創新的內容。聽完了我們感到非常振奮,也看到了非常明確的對未來產業升級創新等方面的工作方向。”青島市人大代表、青島華大基因研究院院長徐訊說。
市政協委員、青島大快搜索計算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薛錚感覺今年的報告更厚重了。“有30頁篇幅都在談2018年的目標任務,談得非常具體和翔實。這里面我看到了幾個振奮的點,跟我們的產業相關。比如報告中提到,‘落實國家大數據戰略,推動互聯網、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力爭大數據、云計算產業核心產值增長40%以上。’”薛錚說,以往可能只是“加大”或者“促進”等字眼,今年有了一個明確的指標——核心產值增長40%以上,這讓他們對整個產業的發展更加有信心了。
■談建議
加大人才聚集才能推動發展 訪談中記者了解到,兩位代表委員今年帶上兩會的意見建議也跟未來產業有關。薛錚談到,自己今年的提案就是關于加大大數據產業發展扶持力度的。“數字經濟對整個青島經濟的發展,已經做出了很多的貢獻。目前青島在大數據、云計算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效果不夠明顯,相對于杭州、貴陽、深圳等城市還有一定的差距,所以我這次就提議加大對整個大數據產業的扶持力度。”薛錚建議打造一個大數據方面的產業集聚區,“只有產業聚集,人才才能聚集,人才聚集了產業才能更好地發展。”此外,他還認為對產業的扶持力度應該有專項的措施,不能拿傳統的科技型企業的政策應用于大數據產業,而是應該有適當的傾斜,以此來推動大數據產業的快速發展。
徐訊說,基因技術看起來很遙遠,但是實際上已經應用于對尋常百姓的常規治療和診斷中。徐訊告訴記者,去年他們已經在西海岸新區開展了對孕期婦女和育齡期婦女的健康篩查工作以及對女性宮頸癌病毒的篩查工作。“去年一年,我們總共在西海岸新區篩查了5萬多例,其中有150多例是陽性,我們對其進行了干預。”不光是在西海岸新區,這些基于基因檢測的技術進行的懷孕期間胎兒的健康篩查已經在整個青島地區開展。“我們的胎兒健康篩查檢測技術是全球首個。我們開展了很多基因檢測等方面的工作,讓老百姓切身感受到了基因技術發展帶來的實惠。”徐訊說,這還只是基因技術運用于民生領域的一個開始,后面還有更多的產業和民生實踐。為此他在會上建議加快基因技術運用到民生實踐中,讓人們享受到先進技術帶來的實惠。同時他也提出人才建設的問題,“怎樣才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讓人才發揮作用?除了實施更加積極、開放、有效的人才政策外,還需要打造一個世界一流的平臺,才能筑巢引鳳。”
■談應用
既前景光明,途徑又可行 “基因技術和生命科學是一樣的,乍聽起來很玄,跟科幻片一樣,但是它在不斷地往前走。雖然我們目前還沒有辦法根治癌癥,但實際上這方面的發展進程非常快,在未來的10年到15年,人類很可能就能夠控制癌癥,人類的平均壽命能在目前基礎上提升10~20歲,科技帶來的將是革命性的變化。”徐訊表示,大家在短期內可能會忽視技術帶來的變化。其次是大家對于產業的擔心。像IT產業在剛起步時很多關鍵技術和零件都是靠進口,生物科技早期發展的核心工具也是不能自主的。我們基因產業正在解決產業爆發的核心工具自主可控問題,也是我們一直努力的目標。這兩方面的擔憂,大家應該抱有樂觀態度,無論是產業核心國產化還是產業應用問題都是光明的,讓大家看到“既前景光明,途徑又可行。”
“大數據跟民生的方方面面都緊密聯系在一起,這次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加大放管服,這里面有一個核心,就是打通各部門之間的數據,這樣就可以讓老百姓少跑腿,讓數據多跑腿兒。”薛錚說,這只是大數據在政務方面的具體應用案例,未來這方面的應用會非常多。另外,他舉例說,目前青島市民已經享受到的大數據帶來的實惠,還體現在智能交通系統上。“智能交通是青島在大數據方面很早的實踐,山東路是第一條運用大數據進行智能交通管制的道路,現在比以前順暢了很多。”薛錚說,大數據分析技術可以對整個路口的車流量進行監控,如果車流量大的話,系統會自動增加通行時間,使整個道路更加通暢。“要做大數據應用,要有大數據的環境,我們的核心是做大數據軟件,可以讓不具備底層研發的企業快速開發大數據的應用,通過國產化核心技術來助力中小型企業轉型升級。”
徐訊補充,大家還有個共同的擔心就是個人隱私的問題,“我覺得所有行業的發展都會遇到倫理的問題,正是因為有這樣的擔心,才說明行業正處在爆發點,成為一個公共問題。”這也是行業前景的一個表現。
前景 全球最大基因編輯合成平臺今年落地 對于行業發展,兩位都給出了自己看到的藍圖。徐訊說,他們做的基因產業有三個階段,第一個是“存”,相當于基因資源的收集和保藏階段;第二個階段是“讀”,就是把這個資源數據化,從里面挖掘有用的東西;第三階段就是“寫”,對基因進行改造和人工設計。“我們以前做的就是存和讀的事情,今年要建一個全球最大的基因編輯合成平臺。這個平臺落地的意義在于,以前我們只能做一些診斷、數字化、挖掘方面的工作,未來我們可以進一步精準地去改造,甚至是人工合成。”他說,這方面的落地其實是把生物經濟將原先只能了解、診斷、有限地干預變成了精準地干預,這是未來產業發展的很大的機遇。“我們希望在青島華大基因研究院和青島海洋國家基因庫中搭建這樣的一個平臺,希望這個平臺能快速推動產業轉換。”
薛錚表示,“2018年我們的核心還在于整個技術的研發。我們將發布一個人工智能的框架,規劃在上半年發布。再就是開源大數據的開發框架,便利更多的開發者應用,快速實現更多的人工智能功能。我們還要在全國建立技術支持中心,幫助各地的企業實現面向大數據的轉型升級。”還有,該企業也在參與國家、青島的大數據標準的建設,也是其今年工作的重要部分。“我們的工作是將大數據的難度降下來,讓它應用起來更加便捷。”
[編輯: 劉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