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第一页屁屁影院,国产一卡三卡四卡无卡精品,欧美 在线 成 人怡红院,高清一区二区

市教育局局長劉鵬照:青島發展海洋教育勢在必行

2020-03-26 07:50 半島網-半島都市報閱讀 (744358) 掃描到手機

半島記者 孫雅琴

青島因海而生,因海而興,作為海洋事業發展中最基礎的一環,海洋教育對于提升全民海洋意識、儲備未來海洋人才意義重大。2019年,青島出臺《關于加快建設全國海洋教育示范城特色市的實施方案》,提出了加快建設全國海洋教育示范城特色市的具體舉措。2020年全市教育工作要點中,再次強調了海洋教育的重要性。目前,在青島全市“海洋攻勢”作戰正酣之際,島城教育圈也不斷刮起“藍色旋風”。

青島為何要大力發展海洋教育?海洋教育對于學生的成長有何幫助?3月25日,半島記者專訪了市委教育工委常務副書記,市教育局局長、黨組書記劉鵬照。劉鵬照表示,發展海洋事業、推動海洋教育是青島的使命所在。海洋教育“從娃娃抓起”,對于引導學生做好生涯規劃,讓有志于海洋事業的孩子打好認識基礎、知識基礎和思維基礎,對他們未來發展成為海洋領域的“精”“專”“高”“新”人才都很有幫助。

發展海洋事業、推動海洋教育是青島的使命所在

半島記者:青島發展海洋教育,有什么戰略意義和現實意義?

劉鵬照:大國崛起的一個明顯軌跡,就是由內陸走向海洋,由海洋走向世界,進而走向強盛。黨的十八大作出了建設海洋強國的戰略部署,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堅持陸海統籌,加快建設海洋強國”,再一次吹響了建設海洋強國的號角。2018年3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山東代表團審議時強調,希望山東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努力在發展海洋經濟上走在前列,加快建設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完善的現代海洋產業體系、綠色可持續的海洋生態環境,為海洋強國建設作出山東貢獻。2018年6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考察時強調,“海洋經濟發展前途無量。建設海洋強國,必須進一步關心海洋、認識海洋、經略海洋,加快海洋科技創新步伐”。

海洋是青島的突出優勢和特色所在。青島因海而生、向海而興,具有發展海洋事業的獨特地理優勢和區位優勢。同時,青島作為海洋科技名城,擁有約占全國五分之一的涉海科研機構、三分之一的涉海高端研發平臺和涉海高端人才,涉海“兩院”院士約占全國近30%,這些都是國家海洋事業發展的領軍人才和骨干力量。“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和海洋科考船“向陽紅01”“科學號”“大洋一號”都是從青島駛向深藍。現在全市正在全力推進15個攻勢,第一個攻勢就是海洋攻勢,足見海洋事業在青島城市發展中的重要地位。發展海洋事業、推動海洋教育是青島的使命所在,在這些優越的自然條件、人文資源和教育資源基礎上,青島發展海洋教育勢在必行。海洋教育的高質量發展,將為本市海洋事業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科技引領、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撐。

青島的海洋教育,覆蓋從學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再到終身教育的全學段

半島記者:作為全國首個義務教育階段全面普及海洋教育的城市,青島的海洋教育目前在基礎教育階段的普及情況如何?海洋教育對學生的成長有何幫助?

劉鵬照:青島已經在基礎教育階段普遍開展了海洋教育,主要以單獨開設海洋課程或在綜合實踐活動中融入的方式進行,在地理、生物、化學、音樂、政治、歷史、音樂、美術等課程也會進行海洋教育的滲透,現在全市基礎教育階段已經有100所海洋教育特色學校。教材編寫和課程設置方面,除了我們在全市推廣使用的海洋教育地方教材《藍色家園》外,也指導學校結合各自特色自編了海洋教育教材,比如青島同安路小學的《我們愛海洋》、青島七中的《樂海暢游》、青島二中分校的《海洋化學探秘》、青島寧夏路小學的《蛟龍號》等。有條件的學校還在校內建設了海洋生物標本館、海洋特色實驗室、海洋科技長廊、貝殼博物館、海權館、海洋科普館等,學校之間也可以共享這些教學資源。除了整合優化教育系統內部資源,我們還積極挖掘社會資源用于海洋教育,比如青島海底世界、水準零點景區等都是我們的海洋教育研學基地,中科院海洋所等研究機構也為我們的中小學校開展海洋教育提供了寶貴資源。

我們的海洋教育“從娃娃抓起”,而且是覆蓋從學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再到終身教育的全學段。一方面,可以“靠海學海”,早早地在孩子心中種下一顆“海洋的種子”,培養學生對海洋知識的興趣,并促進孩子對地理、生物、化學等相關學科的學習,對于引導學生做好生涯規劃,讓有志于海洋事業的孩子打好認識基礎、知識基礎和思維基礎,對他們未來發展成為海洋領域的“精”“專”“高”“新”人才是很有幫助的。另一方面,即使學生將來并不從事與海洋密切相關的工作或者研究,通過海洋教育的全覆蓋實施,也有利于在全社會營造關心海洋、認識海洋、經略海洋的濃厚氛圍,為海洋強國、海洋強省的建設,以及本市建設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國際大都市具有重要意義。

有了涉海院校,不出青島就可以完成產學研協同創新和成果就地轉化

半島記者:近幾年,青島的高校陸續開設了海洋學院。高校開設海洋學院對服務青島以及服務青島的基礎教育有什么作用和影響?

劉鵬照:高校人才密集、智力密集,在創新引領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目前本市擁有在青高校26所、正式運行的高等教育機構18所,其中相當一部分高校比如中科院大學、四川大學、天津大學、哈工程大學等,選擇青島落地發展,就是看中了青島的海洋科教資源優勢和環境優勢。這些涉海高校和高等教育機構的建設和發展,對青島海洋事業特別是海洋科技創新的拉動作用是巨大的。我們有了這些涉海院校,不出青島可以完成海洋人才全學段培養、產學研協同創新、成果就地轉化,這在國內其他城市是難以完成的。為了進一步支持高校重點學科的發展,我們已經啟動在青高校服務本市產業發展重點學科(專業)建設工程,遴選了緊扣青島需求的10個重點學科、53個項目,其中包括3個新設本科專業重點建設,完善財政資金獎補和動態績效評價機制,引導高校優化學科結構,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不斷提升在青高校服務青島產業發展貢獻度。預計三年內可培養12800名創新型、復合型、應用型人才,面向全市開展產學研合作的數量、提供技術服務數量、科技成果轉化數量及產生的經濟效益等指標將增長20%以上。

我們在高等教育引領服務基礎教育方面也下了很大功夫。去年我們啟動了“結對高校聯合育人”行動,組織引導在青高校、高等教育機構與中小學校圍繞學生研學、科普講座、論壇交流、科研合作、專業指導等方面開展合作,目前在青高校與中小學已經簽署合作協議60余份,開發特色課程10余門,設立研學實踐基地31個,受益學生近萬人。今年這項工作還會深入推進,在師資培養培訓、實驗實訓資源共享等方面取得新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