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島全媒體記者 肖玲玲
上線運行紅十字應急救護(第一響應人)云平臺,完成“第一響應人”應急救護證書培訓2萬人,提升城鄉居民安全防范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2018年,市政府連續第3年將“第一響應人”應急救護證書培訓列為市辦實事,還特別指出在軌道交通站點及機場、客運車站、旅游景區等人員密集場所,設置自動體外除顫器(AED)60臺,引導和推動AED設施普及,提升公眾安全保障水平。
急救技能普及率的高低以及社會急救成功率的高低,已成為一個城市文明程度的標志,也是衡量城市國際化水平的重要指標。2018年,市政府連續第3年將“第一響應人”應急救護證書培訓列為市辦實事,計劃培訓“第一響應人”救護員2萬人,持證救護員人數達到全市總人口的2.56%,有效提高全社會突發事件防范應對水平。同時,市紅十字會將繼續開展應急救護知識進社區、進農村、進學校、進企業、進機關,普及避險逃生、自救互救、應急處置知識。重點對教育、交通、旅游及高危行業從業人員,機場、車站、碼頭等人員密集場所管理人員推廣“第一響應人”應急救護培訓,全年培訓持證救護員2萬人。上線運行紅十字應急救護(第一響應人)云平臺,形成集網上注冊、在線學習測試、應急信息發布、“第一響應人”應急響應等功能于一體的互聯平臺,實現救護員管理信息化,市民在線求救與救護響應平臺化。
另外,在軌道交通站點及機場、客運車站、港口客運碼頭、場館、旅游景區(點)等人員密集場所,設置心源性猝死現場救生的“救命神器”——自動體外除顫器(AED)。據了解,目前青島僅有機場、第一海水浴場等少數單位配有AED,與上海、深圳等先進城市有較大差距。2018年,將在人員密集場所設置60臺AED,并對相關人員培訓使用方法,引導和推動AED設施普及,提升公眾安全保障水平。
60臺AED主要設置在哪里 1.第一響應人應急救護培訓主要培訓哪些內容,如何參加?
答:培訓時間為16課時,采取理論知識講授與技能實際操作相結合方式進行,突出實際操作能力培訓。培訓內容主要有:應急救護培訓相關內容,包括現場創傷救護技術(止血、包扎、固定、搬運等),現場心肺復蘇搶救技術;初期響應和處置、組織疏散和逃生、信息報告和通報、配合救援和宣教“四項能力”知識技能。市民可以撥打市紅十字會救護培訓電話85975999報名,或撥打所在區市紅十字會電話報名。
2.法律法規對急救產生的糾紛及責任如何保護?
答:國家鼓勵他人傷病或者處于其他生命健康危險時的見義勇為行為。2017年3月20日起施行的《青島市社會急救醫療管理規定》第29條明確,鼓勵具備急救專業技能或者獲得紅十字救護員證等醫療救護證書的人員,對急、危、重傷病員實施緊急現場救護。2017年1月1日施行《青島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第17條明確,鼓勵為他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當他人出現傷病或者處于其他生命健康危險時,在能力范圍內予以救助。對見義勇為人員按照有關規定予以表彰、獎勵和保障。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184條規定:因自愿實施緊急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
3.2018年計劃設置的60臺AED主要設置在什么地方?如何管理?
答:自動體外除顫器(AED)又稱自動體外電擊器、自動電擊器、電動除顫器、心臟除顫器及傻瓜電擊器等,是一種便攜式的醫療設備,它可以診斷特定的心律失常,并且給予電擊除顫,是心源性猝死現場救生的“救命神器”,在公共場所配置AED是提高心源性猝死搶救成功率的有效手段。2018年,本市將試點在軌道交通站點、機場、客運車站、港口客運碼頭,以及體育場館、展覽場館、旅游景區(點)等人員密集場所配備AED60臺。設置方式采取合作模式,市紅十字會負責AED保管使用的監督檢查,并對單位相關工作人員進行AED使用培訓;公共場所單位負責AED保管維護,并選取公共區域顯著位置設置,實施開放式管理,一旦市民需要可立即取用。
[編輯: 張珍珍]
相關專題:
2018青島市兩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