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李紅梅 “官本位”思維不光影響著黨政機關里的一些年輕人,就連醫療、教育、文化等社會事業單位也刮起了“官迷風”。做官“能進能出、能上能下”,本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更多的專業人員應從“官本位”思維中解放出來,在適合自己的崗位上創造屬于自己的人生價值。 兩個多月前,臨床醫學出身的潘家東在擔任安徽省六安市霍山縣副縣長兩年多后,主動向六安市委組織部提出辭職,要求發揮個人專業特長,繼續從事醫院管理和醫療工作,該申請隨后獲批。如今,潘家東已經回到老單位——霍山縣醫院任院長,成為一名臨床醫生 ,除了處理醫院行政管理事務之外,他基本上每天做一臺手術。(11月14日《新安晚報》) 檢視現實,“官本位”思想依舊根深蒂固,公務員考試持續火爆,許多人削尖腦袋也要擠進體制內,眾多官員更是費盡心機追逐級別,大有“萬般皆下品,唯有做官高”之勢 。按照現行的公務員晉升制度,即便順順當當三年晉一級,要從普通公務人員升到副縣級,也需要十多年,況且這種情況是極少的。而潘家東卻放棄他人夢寐以求的副縣長職位,選擇回原單位干“老本行”,如此特立獨行讓很多人不解,一時間,各種猜測、非議襲來,有人懷疑其“被組織調查”,也有人懷疑其“引咎辭職”。為此,霍山縣委宣傳部特地向媒體澄清:潘家東的任用、免職過程符合規定和法律程序,屬于正常干部調整。
從現有報道來看,副縣長辭職從醫符合本人意愿:現年49歲的潘家東“從事臨床醫學工作長達20多年”,曾任霍山縣醫院普胸外科主任、胸外科副主任醫師、副院長,先后擔任縣政協副主席、副縣長等職務,并且“工作勤勉認真,平易近人”,但早有“棄官從醫”“不想丟掉醫學專業”的想法。讓一個臨床經驗豐富的醫生去擔任副縣長,主管計生衛生、文化體育、廣播電視等工作,確實有人未盡其才、“好鋼沒用在刀刃上”的遺憾。潘家東最終“棄官從醫”,或許是因為不喜歡或不適應官場生態,但無論如何都是正確認識自己之后的理性選擇。
其實,做官“能進能出、能上能下”,本是再正常不過的事,近年來“棄官從商”的事情也屢見不鮮。但副縣長完全出于自愿的“棄官從醫”還是引發熱議,這說明一些人依然存在“上榮下辱”“下必有錯”“不到年齡不會下”等錯誤觀念,不能正確對待干部去留進退。令人擔憂的是,“官本位”的濃厚文化傳統和現實心理意識,不光影響著黨政機關里的一些年輕人,就連醫療、教育、文化等社會事業單位也刮起了“官迷風”。醫生、教師、文人不能專注于自己的專業特長,而被“做官”風氣深深困擾,奉行“×而優則仕”,有人甚至為追求級別不惜阿諛奉承、溜須拍馬、買官賣官,忘記了專業人士之所以為專業人士的專業精神和風骨,這是何等悲哀!
副縣長不顧流俗毅然辭職,重新回到醫院拿起手術刀,是遵從自己內心的理性選擇,實屬難能可貴。專業精神讓人向往,專業能力需要傾心培養,但在現實條件下 ,當官似乎更能贏得尊敬,可以支配更多資源。副縣長“棄官從醫”引發輿論猜測與關注 ,反映出一些人的權力觀已扭曲。為此,我們除了要糾正錯誤的思想觀念 、樹立正確的權力觀,還要加快推進行政體制改革,將專業人員從“官本位”思維中盡快解放出來,激發他們鉆業務、干事業的熱情,在適合自己的崗位上創造屬于自己的人生價值。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jr22wz.com/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劉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