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李紅梅 誠信和質量是商家的立足之本,對于虛擬的電商來說更是如此。消費者之所以卯足了勁苦等“雙十一”,說到底還是看好了大型促銷之下的物美價廉。可是,如果消費者熬夜“血拼 ”之后,不僅沒有淘到真正劃算的商品,反而花高價買回來一堆殘次品,難免會有一種上當受騙的感覺。 “雙十一”前夕,國家質檢總局公布最新一次質量抽查公告,此次抽檢采取“神秘買家”方式(工作人員扮成普通顧客),從天貓、京東、蘇寧、亞馬遜、當當、1號店、凡客等電商平臺抽取了359家企業生產的502批次電子商務產品,檢測發現110家企業生產的131批次產品不合格,其中玩具、服裝、鞋類和小家電等產品不合格率超30%。質檢總局透露,將在“雙十一”期間再次采取“神秘買家”直接從電子商務平臺買樣等方式進行抽查。(11月6日《京華時報》) 再等幾天,“雙十一”電商“促銷大戰”就要打響了。伴隨著各大電商的廣告宣傳預熱,不少消費者早已進入“備戰”狀態:升級寬帶速率,把中意的商品一股腦兒放進“購物車”,摩拳擦掌靜待“11·11”凌晨的“鼠標大戰”。不過,從近幾年的統計數據來看,每年“雙十一”銷售旺季都是網絡購物投訴的高峰期,其中對于商家虛假宣傳、產品假冒偽劣或質量瑕疵等方面的投訴尤為突出,淘寶、當當、亞馬遜等知名電商平臺都曾被曝銷售假貨。
參加“血拼”的人大多想“便宜買好貨”,但商家卻早已挖好陷阱,如先漲價后打折、用假貨冒充正品等,這讓人在購物狂歡的同時也暗自擔憂。令人稍感安慰的是,今年國家相關部門加強了對“雙十一”期間消費市場的監管。例如,針對虛假促銷宣傳問題,國家工商總局約談阿里巴巴、京東、唯品會、蘇寧易購、1號店等10家電商,要求其全面梳理近期網絡商品價格,防范用“先漲價后降價”方法虛構優惠促銷,也不得虛構成交量、成交額。針對網購產品質量問題,國家質檢總局將在“雙十一”期間再次組織開展電子商務產品質量監督抽查。
其中,質檢總局采取“神秘買家”方式,讓工作人員扮成普通消費者親身體驗網購,令人眼前一亮。“神秘買家”這種不提前跟商家打招呼的隨機抽檢,不僅可以盡可能真實地測出產品質量,也有助于發現監管漏洞,值得其他部門借鑒。不過,讓工作人員扮成“神秘買家”,數量畢竟有限。這種情況下,相關部門完全可以將消費者投訴當成“神秘買家”的反饋,認真對待并調查取證,這樣既可以擴大監管范圍,也可以更好地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可謂一舉多得。
誠信和質量是商家的立足之本,對于虛擬的電商來說更是如此。消費者之所以卯足了勁苦等“雙十一”,說到底還是看好了大型促銷之下的物美價廉。可是,如果消費者熬夜“血拼”之后,不僅沒有淘到真正劃算的商品,反而花高價買回來一堆殘次品,難免會有一種上當受騙的感覺,久而久之,就對“雙十一”促銷甚至網購失去了興趣。虛假宣傳、質量瑕疵等問題,不利于電子商務產業的長遠發展,僅靠電商自覺恐怕難以解決,亟需相關部門加強監管,多一些“神秘買家”式的抽檢,倒逼電商恪守誠信,給消費者提供真正物美價廉的商品。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jr22wz.com/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孫瑤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