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
家庭農場,很多人腦海中浮現的是國外的景象:在一片空曠的田野上,坐落著一個小院,
農場主擺弄著自己的小型飛機,準備為農作物噴灑農藥……然而,在如今的
青島農村里,這樣的景象正日益增多。隨著今年中央“一號文件”中首次提出“家庭農場”概念,家庭農場主們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在幾百畝甚至上千畝的沃野里,有的種著土豆,有的種著玉米,還有的種植玫瑰,農場主們按照自己的設想 ,打造一個個“農業王國”。這些農場主究竟是怎樣煉成的呢?近日,記者走訪了島城郊區的4個鄉鎮,探訪那里的家庭農場。
揭秘 68個家庭農場主大多曾是種糧大戶 全市至少已有68個家庭農場 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因為一個概念的提出,讓人們的目光再次聚焦農村“家庭農場”,一個在眾人印象中盛行于國外的農業模式,首次出現在中央“一號文件”中。“鼓勵和支持承包土地向專業大戶 、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流轉”,成了未來現代化農業發展的一個方向。而青島早在文件出臺之前,已有多個“家庭農場”出現在農村。
據記者的多方調查數據,僅膠州、黃島、即墨、萊西、平度五個區市,便已經注冊了68個家庭農場。其中數量最多的當屬膠州市,早在2010年3月份,便誕生了全市首個家庭農場,在短短3年時間里,就涌現出了32個,成為全青島市探索家庭農場最為成功的地方。
作為一個新鮮事物,家庭農場在青島市的發展尚處在起步階段,對于部分區市而言,探索、嘗試仍是當下的特點。“雖然已經注冊了19家家庭農場,但是規模還不大,多數只有百十畝地。”萊西市經管站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在農村土地流轉方式日益多樣化的今天,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涉足家庭農場,而成熟的運營確實需要時日。
在黃島區,目前還沒有家庭農場完成注冊,但觀望成了不少潛在農場主的特寫。據該區有關部門統計,僅規模過百畝的種糧大戶 ,目前就有25家,而他們很可能成為嘗鮮家庭農場的首批黃島人。
農場主大都曾是種糧大戶 在多日的調查過程中,記者采訪了島城郊區市的農業部門,據工作人員的說法,如今已經完成注冊的家庭農場,其原來的背景頗為相似,絕大多數農場主,曾是當地赫赫有名的種糧大戶。
“家庭農場,是指以家庭成員為主要勞動力,從事農業規模化、集約化、商品化生產經營,并以農業收入為家庭主要收入來源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相比于早已興起的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的出現有著特殊的背景。”膠州市經管站一位工作人員介紹說,目前該市有32個家庭農場,農場主多數是種糧大戶和以前農業合作社的負責人,曾經承包的土地規模都比較大。
記者采訪中了解到,大規模種糧和農業合作社的經歷,讓這些人對現代化農業有著更為清晰的認識,特別是在和傳統農業對比的過程中,他們敢于嘗試新型的農業發展之路。“相比一家幾畝地的傳統農業,種糧大戶都轉變了以往的觀念,無論種植模式、農產品銷售,都是嶄新的思路。而農民合作社,更是需要敏銳的市場嗅覺,長時間的摸爬滾打,讓這些人看到了新型農業的好處。因此 ,在收益面前,他們敢于嘗鮮。”
資本,是開辦家庭農場的基礎 在接觸了幾個家庭農場后,記者有了一個直觀的感受,那就是農場主不是誰想當就能當,這背后離不開資金做后盾。“我轉包了360畝地,算上承包費、修水渠、硬化路面等基礎設施,僅先期投入的資金就達到了110萬元,具體何時能收回這些成本,我現在還真說不上來。”2011年,膠州市九龍鎮農民孫志剛注冊了一個甘薯農場,他轉包的那片土地,是種上糧食畝產收入不到1000元的貧瘠地,他之所以敢對這片地下賭注,離不開他的另一個身份:房地產商。孫志剛說,他多年以來都在房地產領域打拼,也積累了一定的資本,能把資金投向家庭農場,他說沒有幾十萬是不可能的任務。
而像孫志剛這樣的農場主并不在少數,記者在采訪中發現,這些農場主們有的曾干過房地產,有的開過塑料廠。那些種糧大戶或農民合作社領頭人,多年來也都有了一定的閑置資金。而不論轉包土地、改善農田水利設施,這些都離不開錢做基礎 。正是基于資本做后盾,他們才有能力去轉包別人的土地,從而在家庭農場的路上踏步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