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島亞馬遜AWS聯合創新中心,將建設30個地方性公共服務云平臺,為企業提供云服務和大數據服務。 資料照片
青島國際院士港已成為海內外科學家攀登科學珠峰的重要驛站。
絲路協創中心是李滄打造面向亞、歐、非的綜合性國際協同創新平臺。
絲路協創中心展示的來自絲路國家的特色商品。
李滄深入推進與郵政集團合作,精心打造了郵政跨境電商產業園。本版均為資料照片
半島全媒體記者 徐杰
善弈者謀勢,乘勢而上,順勢而為。黨的十九大提出,要以“一帶一路”建設為重點。青島市被定位為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主要節點城市和海上合作戰略支點,李滄區也牢牢抓住這個機遇,深度改變區域發展基因,不斷提升開放格局、提升開放水平。如今,開放成為李滄區的鮮明特色和重要優勢,開放成為推動李滄區走在前列的磅礴之力。這個曾經“沉睡”的老工業區,迅疾變身為創新開放浪潮中游刃有余的“弄潮兒”,呈現在李滄區面前的已是“千川匯海闊,風好正揚帆”的大好局面。
開放的智慧
已成功引進
75名海內外院士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李滄區被稱為青島的“睡城”,改革開放大潮中各地爭先恐后發展,或許很難看到彼時李滄區發出的微亮,開放的成果也未及可嘗。而如今,蓄足了體力“蘇醒”過來的李滄區已經一躍而前,站到了開放的潮頭上,光芒乍現。
在李滄區,最能體現其改革開放姿態、擁抱全球胸懷的當屬青島國際院士港。這個在2016年創造性提出并高標準打造的科學高地,經過一年多的努力,已成為海內外科學家攀登科學珠峰的重要驛站。最新數據顯示,截止到目前,青島國際院士港已與75名海內外院士成功簽訂引進協議,其中包括外籍院士54名,并已有包括袁隆平、帕克、西拉姆在內的12個院士項目落地。
四個月之前,來自中國科學院、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中心、山東水稻所、揚州大學等科研機構從事耐鹽堿水稻研究等方面30多位專家,對白泥地的海水稻進行了現場評測。這處基地隸屬于袁隆平院士入駐青島國際院士港設立的海水稻研發中心。經過復雜細致的收割、脫粒、除雜、測水分等程序后,專家公布了海水稻理論測產結果最高為畝產620.95公斤,遠遠超出了預估的畝產300公斤,這一數字基本追平了淡水稻的平均畝產量。這是繼2017年5月份海水稻在青島插秧后,經過153天的生長期等到的首場大考,也成為了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18年新年賀詞中提到的一個亮點。
在三個月之前,加拿大皇家科學院、加拿大工程院、韓國科學技術翰林院、韓國工程翰林院四院院士Chul B Park(帕克)的原位成纖納米新材料項目,在青島國際院士港啟動,他在國際材料學領域被稱為“發泡帝”,項目產品主要用于汽車輕量化、航空航天等領域,項目預計2018年4月份試生產,計劃8年內達到年產40萬噸,實現年營業收入100億元,年利稅達1億元以上。
而就在半個月之前,來自青島國際院士港的西拉姆院士團隊,將靜電紡絲納米纖維技術應用到環保防霧霾領域,研發出的納米纖維防霧霾紗窗等系列產品正式生產下線,為全球防霧霾提供了一種全新解決方案。作為青島國際院士港簽約落地的第五個院士項目,西拉姆院士項目2017年9月份才正式開業,是目前國內唯一能夠實現靜電紡絲納米纖維規模化應用的項目。
記者了解到,防霧霾紗窗采用的靜電紡絲技術是國際公認的可以有效生產納米纖維的先進技術,生產的納米纖維膜上每平方厘米密布百萬微孔,孔徑分布在100nm~300nm,能有效阻隔霧霾和灰塵進入室內,且不影響空氣流通,PM2.5的過濾效率達到95%,并具備殺菌、消毒、防輻射等輔助功能。記者看到,將紗窗平放時倒水,水漬被納米纖維膜阻隔,在紗窗表面滾動自如,絲毫沒有滴漏;而將紗窗豎立,一側固定飄帶,另一側吹風,飄帶隨風飄舞,證實了防霧霾紗窗良好的通氣性。
除此之外,該院士團隊還成功研發了其他一些納米纖維高技術產品。如,納米纖維環保濾筒,對PM0.3的過濾效率可以達到99.99%以上,在工業煙塵過濾、空氣凈化、廢水處理、海水淡化及特種分離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納米纖維新型電池隔膜,被稱為新型電池的“第三電極”,具有高孔隙率和高導電率,已經應用于太陽能電池、燃料電池、鋰電池和超級電容器等新型能源領域;靜電紡絲槍,能用于醫療及科研領域,可以原位地在皮膚、創傷切面進行納米纖維膜的制備,起到快速止血的目的,尤其是在軟組織(內臟、腦、泌尿系統等)的彌漫性止血領域有獨特的優勢。體型更為小巧的手持式靜電紡絲儀,可用于野外創傷的急救處理,起到快速止血和保護傷口的作用,有潛力應用在醫療和軍事領域。
這些堪稱創舉的院士項目,只是李滄區面向全球開放發展之路上遍地可拾的精彩,緊隨而來的將是更多國際化的院士項目,帶來更多國際化的科研成果和全球化產業鏈條,給李滄區增添經濟發展的新動能,也給李滄居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國際智慧。
開放的貿易
對接“一帶一路”
互利合作共贏 除了國際院士智囊團外,李滄區通過搶抓國家“一帶一路”戰略機遇,融入“海外青島”建設布局,一步一步實現了與絲路國家在資源、市場等方面精準的對接合作。記者了解到,絲路協創中心是李滄區打造面向亞、歐、非的綜合性國際協同創新平臺,以非洲國家和部分亞洲、歐洲國家為對象,吸引各國使領館、企業、民間團體、媒體等在此設立分支機構或業務聯絡中心,推動李滄區技術、資金、產業等優勢與其他國家特別是非洲國家的資源、市場等精準對接合作,努力在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高水平上集聚資源、對外拓展。
絲路協創中心符合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及“走出去”戰略,符合“海外青島”及“轄外李滄”的要求;符合有序推進青島國際化進程、樹立青島國際化戰略品牌、盤活青島現有產能和促進青島與絲路國家不斷深化合作互利共贏的需要。2017年5月18日,絲路協創中心在北京成功舉辦中非經貿對接會,目前已與26個國家簽訂設立經貿聯絡中心的協議,其中哈薩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等12個國家已經入駐。
據介紹,絲路協創中心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圍繞“經貿合作、現代金融、教育醫療、文化旅游”四大板塊,聚焦基礎設施、智能制造、生物科技、休閑旅游等十大領域開展交流合作。經貿合作板塊,已與加納、剛果(布)等國在大宗商品貿易達成合作意向;現代金融板塊,獲得非洲保險協會在貝寧設立保險公司許可,并將在貝寧建設海外經濟特區;文化旅游板塊,與亞美尼亞就旅游、文化、特色產品展銷等達成合作協議;教育醫療板塊,與意大利、吉布提等18個國家深化交流合作。到2020年,絲路協創中心將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建立100個協同創新基地,四大板塊拉動投資和消費突破1000億元。
除了絲路協創中心,李滄區在改造和提升傳統商貿業方面,也摸索出了一條優勢突出的開放貿易之路。眾所周知,青島作為我國沿海開放城市,具備得天獨厚的對外口岸優勢和外貿發展優勢,2016年獲國務院批準成為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李滄區在發展跨境電商方面同樣具備諸多優勢。基于這些優勢條件,李滄區深入推進與郵政集團合作,精心打造了郵政跨境電商產業園,充分利用郵政的網絡覆蓋優勢以及商檢、海關、保稅倉、海外倉等通關便利化配套設施,開辟出了一條跨境電商產業集聚發展的路子,用以改造和提升傳統商貿業,更好地實現優進優出。
記者了解到,李滄區的郵政跨境電商產業園,相比其他區市乃至全國的類似產業園最大優勢就是與中國郵政合作。中國郵政是我國郵路最長、覆蓋最廣的快遞物流企業,國際郵政速遞業務通達200多個國家和地區,與11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國際EMS業務。通過發揮郵政普惠及網絡的優勢,李滄區打造了融合電商運營、平臺交易、人才孵化、創業基地、金融指導、智能倉儲、保稅通關等多項服務功能的郵政跨境電商平臺,通過青島市跨境電子商務協會引入知名交易平臺及電商企業,引導青島傳統外貿企業轉型,實現跨境貿易集約式創新型發展,使電商和傳統產業在青島郵政跨境電商產業園內完美結合。
開放的服務
加速企業轉型升級
加快邁向國際化 在李滄區,發揮著加快青島邁向國際化城市的重要橋梁、紐帶作用的,還有青島-亞馬遜AWS聯合創新中心。亞馬遜AWS是全球最大的云服務提供商,2016年6月,李滄區與亞馬遜AWS正式簽約,2017年3月28日正式啟動運營。李滄區與亞馬遜AWS聯合打造創新中心,重點是推進云計算、大數據這些目前全球最重大的創新實踐在青島發展,這是推動青島創新型城市建設、加快青島邁向國際化城市的重要橋梁、紐帶、管道和平臺,與青島市未來五年打造創新型國際城市的目標高度契合。記者了解到,亞馬遜AWS本身是為企業提供云計算和大數據服務的。目前,在為全球190多個國家和地區上千家企業提供支持和服務。
而青島亞馬遜AWS聯合創新中心,將建設30個地方性公共服務云平臺,為企業提供云服務和大數據服務。并在此基礎上重點發揮四個重要作用:一是孵化器的作用,項目運營后,五年累計將孵化750家初創公司;二是加速器的作用,對國內特別是青島的傳統企業進行轉型升級,計劃至少實現120家傳統企業轉型升級,實現30家企業達到新三板、主板或境外上市標準;三是輸出器的作用,輸出100家本土初創公司或快速成長型企業到境外知名孵化加速器進行孵化加速;四是輸入器的作用,引進100家境外優秀創業公司到本項目孵化加速。通過以上努力,累計實現稅收不低于4.5億元、貿易額不低于18億美元、就業不低于1.9萬人次。同時,該聯合創新中心還將組建高達10億元的云服務創業產業基金,主要用于滿足聯合創新中心加速的高速成長期互聯網企業和青島當地傳統企業轉型升級的資本需求。
如今,青島-亞馬遜AWS聯合創新中心有了更強大的國際開放動力支撐。繼其之后,李滄區打造的新舊動能轉換創新中心,在國際化開放的服務領域,也具有強大的國際客戶群、云服務、云計算服務能力,力爭用3到5年時間,將該區域打造成為百億級利稅、千億級產業集群、萬人就業崗位的“國際特別創新區”。而這種開放,對于李滄區新舊動能轉換創新中心來說是內外兼修。據介紹,對于李滄區以科技和人才為支撐構筑起的青島國際院士港、青島-亞馬遜AWS聯合創新中心、百度聯合創新中心、郵政跨境電商產業園等創新開放高地中,李滄區新舊動能轉換創新中心既是橋梁和紐帶,又是主力參與者。
開放的決策
開放是優勢所在
也是希望所在 一個曾經“沉睡”的老工業區,迅疾變身為創新開放浪潮中游刃有余的“弄潮兒”,這種“涅槃”式的發展動力來自何處,科學決策的眼光又盯向何方?
黨的十九大提出,要以“一帶一路”建設為重點,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在國家“一帶一路”規劃中,青島市被定位為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主要節點城市和海上合作戰略支點,這個定位從陸海兩個方向大大拓展了青島市的發展格局和空間:既要面向世界提升開放水平,又要面向內陸廣闊腹地實現聯動發展,在全國乃至全球發展格局中彰顯青島的獨特地位。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后,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這是中國改革開放近40年從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寶貴啟示,也是對世界經濟發展規律的深刻總結。對于青島市而言,開放是優勢所在、特色所在、希望所在。
為此,青島市堅定不移擴大對外開放,準確理解和把握“全面開放”的深刻內涵,創新開放方式、優化開放布局、提升開放質量,加快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在“一帶一路”建設背景下,有效回應國際國內兩個市場的新需求,推動對外貿易、利用外資、對外投資加快轉型,爭取更多先行先試政策,增創對外開放新優勢,進一步提高城市國際化水平,不斷擴大青島的國際影響力。
而面對我國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格局加快形成的大好形勢,李滄區也牢牢抓住了這一輪機遇,定位打造宜業宜居宜身宜心的創新型花園式中心城區,深度改變區域發展基因,不斷提升開放格局、提升開放水平。于是,開放成為了李滄區的鮮明特色和重要優勢,開放成為了推動李滄區走在前列的磅礴之力。在這樣的決策下,李滄區不斷激發改革動力、開放動力、創新動力。堅持改革不停滯,突出問題導向,敢于解放思想,以敢為人先的膽識開展具有李滄特色的改革實踐,不斷釋放改革紅利,沖破影響和阻礙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為經濟社會持續發展提供強大動力。
“開”之有道,“放”之有度。李滄區堅持開放不動搖,搶抓青島打造“一帶一路”節點支點城市戰略機遇,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并重、對外開放與對內開放并舉,著力融入“海外青島”建設格局,努力在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高水平上集聚資源、對外拓展。同時,李滄區堅持創新不松懈,始終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抓住山東半島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和國家沿海重要創新中心建設機遇,加快形成創新引領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讓一切創新源泉充分涌流,讓機構、人才、市場、資金都充分活躍起來,形成推動創新發展的強大活力。善弈者謀勢,乘勢而上,順勢而為。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李滄區的面前已是“千川匯海闊,風好正揚帆”。
掃描二維碼,了解更多內容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