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王傳濤
12月19日,《咬文嚼字》雜志社公布了2017年度十大語文差錯,這十大差錯都跟本年度各類文化、時政事件和日常生活有關,有一些是冷知識,比如老舍的舍到底念第幾聲,有一些是日常生活經常會誤用的詞,比如“領銜主演”,“非營利”誤為“非盈利”,“城鄉接合部”誤為“城鄉結合部”等。(12月19日中新網) 《咬文嚼字》雜志社每年發布“年度十大語文差錯”做法,在這樣一個浮躁外加“諱疾忌醫”的社會里,很容易樹敵過多,給熱播劇、微電影等挑錯,也往往被人質疑為“沒事找事”。眼下,娛樂精神大行其道,深入人心,但筆者認為,這種認真嚴謹的學術態度與糾錯精神,其實也值得點贊,有利于漢語的長久健康發展。
當然,漢語也需要與時俱進,一些與時俱進的新詞可以讓漢語更加豐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用詞習慣。但有些習慣是對的,有些習慣則是錯的,正視并且勇于改正自己的發音和用詞習慣,不僅僅是自身素質提升的表現,更大的意義在于,我們都用自己的努力,堅守著漢語的本源,傳承著這個國度、這個民族的“方塊字文明”。
尤其是在網絡時代,新的詞匯幾乎每天都在產生,這很容易對漢語的本義產生沖擊。一個小小的語法錯誤,可能因為公共事件的廣泛傳播而擁有成千上萬的受眾。一個字,一個詞,一個句子,一個邏輯,一旦出現了一丁點的錯誤,都可能會讓無數人改變原來的正確語法。如果不及時修正,幾十年之后,我們的漢語乃至漢字文明,或許就會變成另外一個樣子。許多朗朗上口的、背后軼事多多的成語,很可能會擁有相反的意思;而“細思極恐”“人艱不拆”這樣的詞,卻有可能大行其道。就此而言,“年度語文差錯”讓我們警醒,反思自己的用語和用詞,這也是堅守文化自信的一種體現。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jr22wz.com/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編輯: 劉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