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楊蘭
記者從最高人民檢察院獲悉,12月16日,山東省德州市慶云縣人民檢察院因縣環保部門不依法履行職責,依法向慶云縣法院提起行政公益訴訟。這是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試點工作后,全國首例行政公益訴訟案件。(本報12月22日A29版報道) 見多了“官官相護”的官場潛規則,公眾早已審丑疲勞。此番“官告官”案件一經媒體曝光,就引起強烈圍觀。作為一種理性的維權方式,行政公益訴訟本身就是法治社會的一大進步,不僅能夠有效預防職能部門失職失察,代表最廣大民眾行使監督與追責的權利,更打破了“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官場沉疴,具有示范意義。
在當下的官場生態中,職能部門之間遇到棘手的矛盾或糾紛,大多會動用可能尋求的一切政治資源,利用各種潛規則去“滅火”與化解,而不是對簿公堂。照理說,地方檢察院與環保部門只是平級關系,并不存在上下級的隸屬關系,換言之,二者都是獨立而平等的法律主體,檢察院大可以效仿慣例當個“和事佬”,睜只眼閉只眼,犯不著冒著被同行孤立、排擠的風險“兄弟鬩于墻”。從這個角度來看,行政公益訴訟更顯難能可貴。
行政公益訴訟,可以倒逼公職部門履職盡責、依法行政。相較于大家熟知的“民告官”,“行政公益訴訟”這種公權為公眾代言的“官告官”方式,可能更為科學更顯成效,是一種難得的法治進步。原因就在于,這種體制內的訴訟,更懂得侵害公共利益的問題所在,提起的公益訴訟也更專業、更權威、更有針對性。除此之外,“官告官”的體制內訴訟,更能在行業內乃至社會上激發示范效應,帶動更多的部門、團體、個人勇敢地站出來與權力違規逾矩行為作斗爭,從而營造一個風清氣正、勇于擔當的官場生態,這應該才是這起“行政公益訴訟”案件的根本價值所在。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jr22wz.com/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