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俗特色引來孩子們圍觀
夜色美景交相輝映
悠悠古城,流水潺潺
華燈初上,景區內人流如織
文/本報記者 高曉雷
圖/本報記者 王世翔
羊年正月里,我第一次來到號稱“尋夢的地方”——棗莊
臺兒莊古城。
之前一提起臺兒莊,首先映入腦海的是1938年那場臺兒莊大捷;對古城和臺兒莊旅游,了解甚少,只知道這是一處近幾年“幾乎完全重建”的古城。古城景區人氣究竟幾何?在進入古城之前,我內心還是持有些許懷疑的。
中午時分,我們一行多人抵達景區門前,老遠就望見古城外圍城墻上花燈錦簇,熙熙攘攘的人群進進出出,一下子擦去了先前所有關于“人氣”的懷疑和擔憂。走進古城內,看著眼前的一切,泛著波濤的運河水、柔美的流線橋、古色古香的店鋪,尤其是那些古建筑上斑駁的木質門窗以及開始炸著裂紋的滾木圓柱,腳底下的青石板已被游客腳步磨得烏黑锃亮……不刻意提醒,你會完全忘了這其實是一座只有五六年時間、“重建”的古城。
在古城里,棗莊市臺兒莊區旅游和服務業發展局局長王玉玨介紹說,歷史上臺兒莊是以運河起家的城鎮,京杭大運河到了山東段地勢起伏明顯,需要船閘提水,到了臺兒莊這個地方,南來北往的商賈貨船不得不停留云集于此,久之形成了歷史上以商旅為特色的古城鎮。“來臺兒莊古城一定得住一晚,看看古城的夜景。”王玉玨說。
下午六點,天剛剛擦了黑影兒,我住進古城內一家客棧。收拾停當后,即忍不住趕緊來到街上四處走走,只見整個景區華燈初上,人流如織。閃爍的霓虹、店家的叫賣、酒吧二樓飄來的歌聲,交織在耳際,槳聲燈影間,仿佛讓人們回到了遠古臺兒莊“商賈迤邐、一河漁火、歌聲十里、夜不罷市”的繁榮景象。
吃過晚飯后,順著歌聲,我找到了里面的“酒吧一條街”。一排二層古建筑里,湊在一起有十幾家酒吧,每一家酒吧都把二樓的窗戶打開,用音響透著窗子向外播放酒吧里的歌曲,里面坐滿了游客,樓下的門窗前也擠占了不少,熙熙攘攘的街道上更是可用摩肩接踵來形容。
為了吸引更多游客,景區從晚6點開始按照夜間價格收取門票,票價由白天的160元降至100元。每天都有大量游客專門等下午6點時買夜場的票,為此景區經常不得已在入口處增派安保力量以防止發生意外。
雖然不少游客都反映,這區區2平方公里的古城收如此高的門票,“真是太貴了”,可是停車場內滿滿當當的私家車、街上你來我往熙熙攘攘的人流,卻也是事實。我所在的客棧共有40間標間,當晚入住率約30%,在節假日及暑期旅游旺季,基本上一床難求,其余客棧亦是大抵如此。有評論指出,這說明了如今已是大眾旅游時代,出游漸成為人們的一種生活方式,同時也客觀上折射出,這是古城魅力的體現。
夜晚人氣旺盛,但人流并不均勻。我能明顯感覺到,在酒吧一條街以及小吃街等區域,霓虹更璀璨,游客也更多,而除此之外的青樓文化博物館、漕幫鏢局博物館、月老廟等區域,到了晚間則靜悄無聲、“人跡罕至”。
最讓人難以忘懷的還是古城里的人。當晚9點左右,我跟一同行逛到了一家名為“咱家米酒館”的鋪面,幌子上寫著“米酒5元一碗”,于是我們進去沖老板娘喊道“來兩碗酒”,在老板娘準備盛酒的空當,同伴隨口稱自己有些感冒。本是無心一說,這位老板娘卻放下手中的碗,連說“感冒了就不應該喝酒”,將自己生意先放下,把我們送到門口給指示藥店該怎么走。在臺兒莊古城的一天一夜之中,我沒有看到一例游客與商家的口角沖突和欺客宰客現象,基本都能熱情友好待客。
[編輯: 林永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