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想做這個壺,想了20多年了,現在終于成功了。”年過六旬的荊培松老人,撫摸著親手制作的
龍首壺,感慨頗多。《古莒遺珍》中記載,龍首壺是唐朝時期的一種飲具,壺上附一神龍,龍頭出水,龍身弓曲,龍尾充當壺柄,因稀有精致而著稱。據了解,這門制壺的手藝早已失傳千年,沒有歷史記載也沒有祖輩傳承,唯有
莒縣的莒州博物館珍藏著一把。但蒼天不負有心人,莒縣店子集鎮68歲的荊培松和62歲的徐安貴兩位老手藝人,潛心研究7個多月,失敗了千百次,在2014年10月,終于成功燒制出黑陶龍首壺。如今兩人基本掌握制壺技巧,已制作成品60余件,并計劃招收徒弟,傳承手藝。
工序12道 ,工期20余天
龍首壺外觀精美,結構考究,要求制作者具有高超的技藝和豐富的經驗,還要有十足的耐心。荊培松從19歲開始學習黑陶制作,燒制龍首壺是他多年來的心愿。他說制壺要從選土挖泥開始,經過制胚、晾曬、打光、雕花等12道工序,最后燒窯、出爐。制作一個高45cm 左右,壺身圓徑50cm的龍首壺要花費20多天的時間。
整個制作過程繁瑣細致,絲毫不能出差錯,稍有不慎就會前功盡棄。兩位老人介紹,其中最關鍵也是最難的一步在于燒制。倘若火候不到位,那壺體便不成形,歪歪扭扭,色澤暗淡。但要是火候大了,壺身便會出現裂縫、斷損,甚至在窯爐中爆炸。每一窯能燒大大小小十來個壺,燒制的時間六七個小時最為適中,窯爐中的溫度高達六七百度。燒窯的時候,兩人能從早上7點,忙到晚上11點半。但兩人還是樂此不疲、從沒有半句怨言。
“燒窯的時候,全憑一雙眼睛看,心里有數,得全都在腦子里盤算好了。”荊培松說不出具體的燒制要領,但憑借自己大半輩子的制陶經驗,他能從容地應對各種突發情況。荊培松介紹,他倆從2014年3月開始研究,直到10月才燒制出第一把龍首壺,失敗的次數已經數不清了。“之前燒了兩窯都毀了,第三窯才有成的。”說到這里,荊培松露出了一絲欣慰的笑容。
不忘初衷,20年后了心愿
“我40來歲的時候,就想著弄這個玩意,但一直沒條件。”頭發斑白的荊培松告訴記者,“后來下決心了,真正開始是2014年3月。”20多年前,他第一次見龍首壺是在莒縣老博物館,那是一只瓷器。他覺得龍首壺特別漂亮,當時就想試著研究一下,但上有老 、下有小,又沒有資金和技術支持,只好作罷。
2013年7月份,荊培松老人又想起了龍首壺,于是喊著徐安貴一起,來到了莒州博物館。同樣,初次見到龍首壺的徐安貴也被它深深吸引,“一定要把它研制出來,不能讓它就這么失傳了。”兩位老人的想法不謀而合。沒有經費,沒有場地,起先兩位老人也是一籌莫展。后來他們的想法,得到了鄰村書記李相鵬的支持。“沒有問題,我給你們每人每月3000塊錢,給你們找場地,你們就放手干吧。”李相鵬痛快地答應了老人,讓他們倍感激動和鼓舞。
對兩位老人而言,每一把壺都是他們心血的結晶,畢竟他們不再年輕,兩人都已經進入六旬。為此,他倆吃了不少苦頭,常常廢寢忘食,經常加班到晚上八九點,第二天起來腰酸背疼,但從未想過要放棄。“想了二三十年了,現在有條件了,怎么能不珍惜呢?”對荊培松來說,制作龍首壺是他多年來的心愿,現在終于如愿以償了。
今年計劃研制百龍壺
雖然兩位老人已經基本掌握制作龍首壺的要領,但他們更想把龍首壺做精、做細。下一步,兩人會在花紋的雕飾,龍頭 、龍尾的設計,壺體的色澤和光滑程度上下一番苦功夫。“做成了不是目的,怎么能做到精益求精才是根本。”徐安貴認真地說。他們商量著將龍首設計得更加逼真,并將壺身放大。
“我們還計劃做一把百龍壺,在壺身上刻100條龍。”徐安貴笑著說,“有橫著的、有豎著的,有盤著的、有飛起來的。”這是他們2015年的目標。據了解,荊培松擅長制陶,主要負責制作壺胚、燒窯等,而徐安貴擅長美術,對壺身的花紋,龍頭 、龍尾的造型等方面,頗有研究。兩人互相取長補短、通力合作,不離不棄。徐安貴說他還記得,燒出第一把龍首壺的時候,兩人高興地差點跳起來。
采訪中,兩位老人經常念叨的一句話就是“不能讓這手藝失傳了,千萬得一輩一輩地傳下去”,他倆說等條件成熟了,還想招一些徒弟,收不收學費無所謂,最重要的是把手藝傳承下去。現在他們制作的龍首壺主要作為工藝品觀賞和收藏,還沒有進入市場進行銷售。曾有人專門打車過來購買,出價1500元一個,但兩人婉拒了。“我們現在只想著把它設計得更漂亮、更完美,還沒想過要賣錢。”荊培松樸實地說。
文/圖 記者 陳平平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