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李紅梅 12月19日,中國科學院腦科學博士陸宇斐推出了首個民間兒童影視劇分級制度——中國兒童影視劇分級標準(1.0版本)。該分級制度考量了美國等多個國家已有的兒童影視劇標準,按照年齡和心理等指標制定,將兒童影視劇分為五級。其中,《喜羊羊與灰太狼》為TV-G(6~7歲),《熊出沒》為TV-PG(10~14歲),《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則為TV-K(2~6歲)。(12月20日澎湃新聞) 千呼萬喚的影視分級制度,如今終于有了一個民間版本,雖然相關標準僅局限于兒童影視劇,但其破冰意義不容小覷。如今,熱播影視劇隨處可見,在影視作品質量參差不齊、權威參考標準缺失的情況下,很多家長生怕孩子看到不該看的東西,跟著學壞了。就拿當下熱播的幾部動畫片來說,其中不乏以“正義”“勇敢”之名出現的暴力或成人化內容。例如,《熊出沒》存在語言粗俗、暴力失度問題,如使用炸彈和槍械等;而《喜羊羊和灰太狼》含有大量以喜劇形式出現的暴力行為,如灰太狼頻繁被平底鍋砸、遭電擊等。
由于兒童分辨是非的能力較低,但模仿能力卻很強,會潛移默化地受到影視劇的影響。而很多家長對熱播影視劇也缺乏鑒別能力,往往孩子想看啥就看啥,等孩子學會了罵人和暴力行為,才發現影視劇中的問題。現實中,兒童仿效影視劇中的暴力場面造成傷害的案例層出不窮,比如今年7月,徐州7歲男童模仿《熊出沒》中的光頭強,制造“超級風扇”,導致左手骨折……在這種情況下,亟需專業人士對影視劇進行權威分級,以便給未成年人、家長和全社會提供觀看指導。
放眼世界,影視分級制度早已成為國際慣例。例如,美國有較為全面與科學的影視作品分級制度,針對6歲以下兒童還有專門的“綠色動畫”標準,保證為孩子們提供健康安全的信息,包括語言、行為,還有色彩、音樂、鏡頭運用等,甚至連孩子的視網膜發育不健全,看動作快的動畫片會導致眼睛流淚、眨眼等疲勞現象也會標注出來。這樣細致入微的兒童影視標準,可以為孩子們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此外,影視分級制度也可以引導影視公司在創作源頭上進一步細分觀眾群,還可以防止“一刀切”式的因噎廢食,保護影視作品及其創作者。由于影視作品具有文藝屬性,難免有一些涉及人性陰暗面、性、暴力或其他爭議元素的內容,如果因為這些內容不適合未成年人觀看,就在審查時強行禁止或刪改影視作品,無疑會傷害影視作品的藝術性,極大地打擊創作者的積極性,而影視分級制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矛盾。
令人欣慰的是,民間層面已經率先推出兒童影視分級標準,希望這一標準能在政府主導、民間配合之下變成社會共識,進而成為一個切實有效的行業標準。當然,影視分級制度的覆蓋面不能僅限于兒童影視劇,還應進一步擴大到所有的影視劇,同時,對于先行一步的民間影視分級標準,國家層面也應及時跟進,為億萬觀眾提供權威的觀看指導。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jr22wz.com/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林永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