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斯涵涵 三分鐘,可以做什么?聽到這句話,相信很多人知道這是什么廣告。據統計,我國每年有約1300萬人次的人工流產,其中約一半為重復流產。無痛“三分鐘”可能更痛。統計顯示,做過4次人流后,不孕癥發生率將高達92.13%。一家人流收入占總收入70%的民營醫院,院長準備關門卻遭到了醫生的反對。(11月24日《華商報》) 一邊是隨處可見的無痛“三分鐘”人流廣告,一邊是相關醫院嘩嘩流進的真金白銀,在至少30%利潤率的驅使下,人流手術“生意”遮蔽了無數人的眼睛。然而事實上,三分鐘“無痛人流”之后是無盡的痛。我國每年1300萬人次的人工流產中,約一半為重復流產。但做過4次人流后,不孕癥發生率將高達92.13%。還存在常見并發癥、后遺癥。換言之,人流數據遠遠不止于1300萬這個令人瞠目的數字。
千萬“人流”手術不只是女性之痛。人流本是賦予女性選擇和補救的權利,但時至今日,初衷良好的醫療技術早已變異。一方面是未婚懷孕、意外懷孕的越來越多,另一方面是投資者、從業者包括醫生都越來越依賴這個回報巨大的行當,不良醫療機構出于牟利目的,涉嫌虛假宣傳,對涉世未深、性教育匱乏的學生們起到了明顯的誤導甚至鼓勵作用。
千萬“人流”手術還“流失”了生命科學。無論是接受人流的母體還是胚胎,其生命都是值得敬畏和珍視的,而泛濫的人流廣告和巨大的人流數據,誤導了人們尤其是年輕人的生育觀、價值觀,人流日趨低齡化、隨意化、擴大化,形成漠視生命的錯誤觀念,敗壞了社會風氣,降低了道德水準。
千萬“人流”手術不是單純的性問題,而是社會轉型期間價值觀、生育觀紛繁復雜狀態下的一種過度反應,亟待關注。首先有關部門要出臺相關規定,規范人流廣告的發布,強化醫療機構的監管,提升醫護人員的職業道德,遏制人流背后的利益沖動;其次在普及性教育、強化避孕常識的基礎上,端正青少年的兩性觀念,避免無知帶來的傷害;其三,全面提升公共衛生水平和生命科學知識水平,讓敬畏生命、崇尚科學成為社會共識,多管齊下,方能堵住千萬“人流”手術的社會漏洞。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jr22wz.com/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劉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