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鄧海建 7月24日上午,在回應網友關于東莞此前的涉黃風暴提問時,東莞市委書記說,“
生氣難免”,因為“央視完全沒有打
招呼,不相信我們,也該相信省委省政府。”網友前三個提問都關于“涉黃”。東莞市委書記認為,借這件事凈化東莞是好事,還將出臺一系列關于娛樂場所的管理措施 。(7月24日《羊城晚報》)
2014年的東莞掃黃事件,堪稱媒體監督與公共治理有序呼應的典范。可如今,市委書記的一句“生氣難免”令人感到詫異。權威媒體代償了地方職能部門的治理責任,將問題如實昭告天下,看似傷口撒鹽,實則給了其刮骨療傷的機會,總比爛到骨子里、無法收場要善意。
“生氣難免”的感受,多少讓人有些迷惑:一來,媒體監督合理合法,既不是無證采訪,也不是憑空捏造,反應的事實在民間早就段子漫天飛,有什么好驚訝與生氣的呢?二來,對費盡心力的媒體“生氣”,這實在有點令人費解。黃色產業舉國震驚,個中曲折繁復詭異,要生氣,也應該對地區管理的亂象與失察生氣,怎么還跟媒體鬧上了情緒,且還自認為是“難免”的事?
地方政府怪央視“沒有打招呼”,心情可以理解,畢竟這是丟人的曝光,但所謂“不相信我們,也該相信省委省政府”的說法,恐怕就有點匪夷所思了。按照這個邏輯,批評報道恐怕都要前置一個程序:跟被批評被曝光的地方政府乃至上級部門“知會”一聲。但熟諳媒體生態的自然都知道,如果凡是重大監督線索都和地方部門照會,重磅新聞產品會不會被扼殺在博弈與斡旋里?
這不禁令人聯想起不久前的一件事:河南漯河高級中學今年74人獲10分的國家二級運動員高考體育加分,占河南全省此項加分總人數的十分之一,繼而引發公眾質疑。記者在采訪河南省體育局宣傳處處長時,問到“國家二級運動員資格審查具體由誰來做?”河南省體育局宣傳處處長被問蒙了,說“能不能你問之前咱先溝通溝通?”要溝通溝通,或者要打打招呼,甚至在某些人看來是天經地義的“程序”。
這些年,權力對媒體監督居高自傲的姿態,以及時不時通過濫設“許可”的方式阻撓監督的惡例,似乎未曾有明顯的改觀。在媒體監督往往成為拍蠅打虎前奏的今天,遵循法治底線,給它們一點寬容與自由,也許比對它們“生氣”更可愛、更契合公共利益。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jr22wz.com/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劉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