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鄧海建 盡管距廣西玉林民間的“夏至荔枝狗肉節”還有11天,但玉林市區絕大部分的食狗餐館已將所有帶“狗”字的店名和菜單或掩蓋或鏟除。記者6月9日晚在玉林多處餐館聚集地看到,往年擺在店門前的狗肉已經難覓,一些餐館要么將“狗”字粘貼掩蓋,要么干脆更名換牌,與“狗”脫離關系。諸如“脆皮肉”、“生悶土”等店名和菜名比比皆是 ,讓人莫名其妙。(6月10日中國新聞網) 為了避免刺激“愛狗人士”,玉林這座城市諱言“狗”字:諸如“脆皮肉”、“生悶土”等店名和菜名,才會尷尬而生。店家的擔心并非小題大做,猶記得2012年4月15日中午,兩名動物保護志愿者攔下了京哈高速北京通州路段上的一輛運狗車,并在微博上召集來數百名動物保護志愿者。盡管車主提供了有效檢疫證明,警方也到現場告誡截車者,但直到深夜仍有志愿者堅守,最后司機只得以10萬元將狗賣出去“救治”。而在廣西玉林市新民社區,2014年6月9日,10名不明身份的外地人員,踢壞當地經營狗肉商戶的大門,想強行救狗,與當地居民發生沖突。
狗是人類忠實的朋友,是需要愛的。但任何一種愛,總是有邊界有約束的。對于愛狗人士來說,若將愛狗當成黃馬褂,為救狗不擇手段 、無懼程序正義,就是有損公共秩序的違法行為。其實從玉林的歷史來看,狗肉節不過是傳統民俗,并非忽然在2014年橫空出世的屠狗大會。至于那些賣狗肉或者吃狗肉的,也未必是罪惡的權錢階層,賣者靠之糊口,食者也只是慣于長期以來的飲食結構。
在推動全社會愛狗這件事上,偏激的舉動,往往會適得其反。這里無非是兩個并不新鮮的前提:一則,你愛狗,更要愛人,人的權益與自由都不能尊重,對狗的寵愛就是裨益公共利益的愛心?二則,愛狗之上,還有法律與秩序。情感或者信仰,是熏陶與感化的過程,我們提倡對小動物的仁愛之心,但這并不具有強制性。
還是那句話,抵制不抵制狗肉節,微博微信上辯駁也就罷了,身體力行也就夠了。當真帶著真刀實槍去和吃狗肉者、賣狗肉者宣戰,則讓自己陷于不利的境地 ,更不利于在全社會養成愛狗、護狗的理念。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jr22wz.com/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林永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