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毛建國 有時候,
政府信息公開中出現“等等”,是因為所涉及的內容很復雜,里面的水很深,不便公之于眾,于是用“等等”來避實就虛。但是,讓公眾知情權“等來等去”,不僅導致公眾監督難,而且損害了政府公信力,實在是一大遺憾。
與中央公開透明的行政體制改革堅定決心相比,不少地方在政務公開時喜歡遮遮掩掩。編制預算說明時,談到資金結轉、預算支出時動輒在“億元”單位后邊加個“等”;在預算執行情況報告里,蜻蜓點水列出一個支出項目,用“等等”代替幾十個項目“魚目混珠”的情況比比皆是。(3月20日新華社)
這篇報道道出了一個“人人眼中有、個個筆下無”的現象:翻看一下各種報告,不僅有著各種生僻的概念和名詞,還有著各式各樣的“等等”。不用說一般百姓了,即使一些有著專業背景的人,也很難看明白。每年都有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吐槽報告看不懂,呼吁報告的“白話文運動”,講的也是這么一層意思。
“等等”,到底“等”什么,到底遮掩了什么?很多人對此想入非非。但想象再貌似真實,也未必是真實。公允地分析,預算報告中出現“等等”,有一些技術的原因。眾所周知,在寫作中,為了方便讀者閱讀,在使用數字時一般不連續使用3個。同樣,出于行文精煉的需要,無法把項目一一列舉,很難把數字全部標出,這時報告使用“等”就是技術需要。
此外,還存在一些動機的原因。換句話說,有些內容很復雜,里面的水很深,問題難以啟齒,不便公之于眾,于是用“等等”來避實就虛。一位審計署駐某地特派辦的人士介紹,一些政府的財務數據中簡單列舉一下再加個“等等”,主要是為了模糊處理。這位人士透露,“以前我查過一個案子,有個單位明明10個人去外地開會 ,結果列了幾個人加上‘等等’說成200個人,多報住宿費來沖減餐飲旅游費用。一個‘等等’背后,可能就是一個集體腐敗案件。”這個案例可能比較極端一些,不能說所有的“等等”都隱藏腐敗,但“等等”是一個“有故事的人”,卻是不爭的現實。
雖然有著多種原因,未必都是不可告人,可是原因躲在背后,當事人不站出來說明,誰知道真相是什么?而社會發展到今天,聽到了那么多的“權力故事”,很多人已經形成了“習見”甚至“偏見”。即使站出來說明了,又有多少人相信?所以說,面對報告中的“等等”,公眾很可能“不問青紅皂白”,會“遵循舊例”地從最壞處考慮,把里面想得腌臜不堪。“等來等去”不僅導致公眾監督難,而且傷害了政府公信力,實在是一大遺憾。
當前,改作風蔚然成風。文風也是作風,報告自當盡量避免“等等”。即使出于行文考慮,“等等”也應該有補救措施。從公開的內容上講,一要堅持全面性,盡量公開全部內容;二要堅持關注性,對公眾感興趣的內容,要明確而詳細地公布;三要堅持互補性,有一些內容不便出現在紙質報告中,那就把內容上網,便于公眾網上搜索。這也是全國人大代表、《廣州律師》雜志主編陳舒所建議的,“能否像查個人銀行卡信息一樣,在網上打造起一個政務信息的公眾查詢平臺?這樣的話,群眾監督才能有穿透力。”
李克強總理指出 ,實施全面規范、公開透明的預算制度,“讓群眾看明白、能監督”。而面對一份“等來等去”的報告,誰能夠看明白?依據這份報告去監督,又從何著力?站在這一高度,政務信息公開不能讓公眾知情權“等來等去”。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jr22wz.com/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劉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