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鄧海建 日前,清華建筑學(xué)院教授、城市規(guī)劃專家文國瑋建議,外來人口想要取得北京戶口,可以考慮進行考試審核。這個考試分為幾項,包括文化程度的考試等。來北京工作,要有“工作許可制度”,沒有工作許可就是“非法打工”,就要處理。 文教授高端大氣的言論也許是個“玩笑”,但這樣的玩笑即便還原到具體語境下看,仍是十二分地不合時宜。戶籍制度本就沉疴累累,戶改只剩下最后一只靴子,此時鼓吹“考試進城”,實在有點開倒車的嫌疑。2011年11月2日,北京市還專門公布了“北京精神”—— 愛國、創(chuàng)新、包容、厚德。只此八個字,足以駁倒“考試進京”的謬論了。其實,正經(jīng)八百地反駁文教授的觀點,反倒顯得有點小家子氣。眼下,明知不可言而言之,已經(jīng)成了公共話語平臺上的一種風(fēng)習(xí)。驚呆小伙伴們的雷人之語層出不窮:“北京房價要漲到80萬元/平方米”、“房價漲到頂就沒人投機了”、“延遲發(fā)養(yǎng)老金,期間男的可以去養(yǎng)老院做園丁,女的給老人洗衣服做點編織”……隔三差五,令人大跌眼鏡。
中國自古有“謹(jǐn)言慎行”的文化傳統(tǒng),尤其對專家教授這類社會精英來說,“三思而后言”更是珍視羽毛的必然路徑。但為什么,他們都如此張狂而輕浮了?較真起來,無非三個原因:一是搏出位,就像木子美的日記、羅玉鳳的征婚,輿論的敏感點在哪兒,言語挑逗就直逼哪兒;二是學(xué)界浮躁之風(fēng),大家都胡言亂語,憑何我不能天花亂墜?狗皮膏藥般的專家,在信息饑渴年代,即便疏于相關(guān)領(lǐng)域研究,只要掛牌上陣,處處膽敢指點江山;三是早就“入贅”給了利益集團。誰要當(dāng)真,誰就輸了。
言論自由、觀點自由,文教授也有表達(dá)謬論的自由。但對于公共知識分子而言,尤其是把控著公共話語權(quán)的精英階層,悖逆民意地信口開河、別有用心地誤導(dǎo)輿論,除了以輕飄飄的“奇葩”二字罵之,這事兒就沒人能管管了嗎?小時候,父母告誡我們不能撒謊,不然撒謊是要長出長鼻子的。有敬畏,有信仰,自然言行就會檢點,那么,今日的專家教授們,在舞臺上、在話筒前,信仰何在、敬畏何在?
(作者系時評人)
半島網(wǎng)辣蛤蜊評論(
http://jr22wz.com/lagala/)原創(chuàng)作品,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 (來源:半島網(wǎng)-城市信報) [編輯: 林永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