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立凡
剛剛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為民間投資參與市場競爭進一步“松綁開路”,提出盡快在金融、石油、電力、鐵路、電信等領域向民間資本推出一批符合產業導向、有利于轉型升級的項目。 激活民間資本的新措施,利于打消民間資本的憂慮彷徨。但僅削平市場準入的門檻,還不足以完全激活民間資本的活力。踏進門檻后的民間資本,能否適應新的開放態勢實現轉型升級,能否在公平透明的競爭秩序中獲得平等競爭地位,對于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入健康發展軌道同樣至關重要。這也就意味著,在市場開放的同時,還必須通過
深化改革打破原有體制和慣性的滯阻。
現在“玻璃門”、“彈簧門”、“旋轉門”之所以牢固,是因為構成中既有行政的材料,也有市場的材料。行政職能與市場職能混淆,使其成為民間資本合理使用的障礙。讓民間資本能夠成長為市場良性競爭主體,開放和改革,須臾不可分離。市場開放,倒逼著從市場準入到市場審批和監管的改革,而這些改革的疊加,就是政府與市場權力的清晰劃分。(摘自《人民日報》)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jr22wz.com/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編輯: 林永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