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姚明勝 在合肥一起贍養糾紛案中,法院判決5子女定期看望老太太,但由于子女與老人有矛盾,根本不執行判決。而后在法官的勸導下,子女們雖然同意“回家看看”,卻只在門口“看看”,連門都不進。 不能不說,這是“法律”的尷尬。可以想象,一旦父母與子女“對簿公堂”,如果“判決”前得不到對方的“理解”,或不將矛盾在“判決”前化解,即使法院判決子女定期看望老人,如果子女拒不執行,法官也不可能“押著”去。
“常回家看看”的入法,意味著國家和社會對老年人的精神贍養問題的“關注”,所以說,“常回家看看”已由“私事”,上升為一個社會問題。因此,還有許多問題需要去“彌補”。如,像瑞典、芬蘭等北歐國家那樣,對子女對父母精神贍養規定進行量化。再如,街道、社區和一些公益組織,應當指導老人將“常回家看看”列入遺囑條款,并進行公證;再比如,完善用人單位的相關配套制度和規定,從“時間上”確保職工能“常回家看看”;還有,隨著老人的增多,尤其是老年人心理問題的增多,就需要建立老年人心理疏導機構,對老年人的心理及時進行疏導等。而這些,不能不說是“社會”的尷尬。
光靠社會責任、道德約束,以及強制措施,都難以得到真正的“平衡”。只有將道德規范和法律的強制力有機地結合起來,只有將子女的責任與政府和社會的責任統一起來,才能真正發揮法律的約束作用,從而保證“常回家看看”能真正落地。
否則,“強制執行”的“常回家看看”,也多為“常回家看吵架”。因此,只在門口“看看”,這樣的“常回家看看”,不要也罷。
(作者系島城時評人)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jr22wz.com/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來源:半島網-城市信報) [編輯: 林永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