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第一页屁屁影院,国产一卡三卡四卡无卡精品,欧美 在线 成 人怡红院,高清一区二区

嶗山有座斐然亭是杜月笙為沈鴻烈建的

2014-03-25 09:17   來源: 半島網-城市信報 手機看新聞 半島網 半島都市報

小字體大字體

  

杜月笙的五姨太孟小冬                                   嶗山斐然亭



  成功跳過龍門,杜月笙的幫派弟子越來越多,涉入證券、企業等領域,名聲和能力都蓋過了黃金榮,成為響當當的“上海皇帝”,就連蔣介石也得敬他幾分。他也有鮮為人知的一面,他喜歡文化,一直想做個文化人 ;對子女的教育很嚴,成績下降就打;縱橫黑白兩道卻堅決抗日,曾經支援十九路軍淞滬抗戰……

  第二次來青島

  還記得杜月笙第一次來青島的時候嗎?一個對未來充滿疑惑的小混混、一個普通的木材推銷員、一個不得不放棄自己愛情的小男生。時過境遷,1933年他第二次來到這里,此時的他身份大變。

  青島文史專家魯海介紹了這次杜月笙青島之行的情況:“這次,杜月笙、汪曉籟率上海工商界代表團來青島考察,第一天他們去棧橋、小青島、海濱公園游覽,當天晚上,青島市長沈鴻烈在迎賓館設宴招待。”

  有一個細節是,當時青島正在舉辦第四屆國貨展覽會。杜月笙看到國貨產品非常多,感到青島有很強的民族意識,讓他吃驚又很高興。杜月笙雖然是個黑幫老大、是位掌控上海經濟的大亨,但在國家民族尊嚴面前,還是保持了顆中國心:抗戰開始后,他參加上海各界抗敵后援會,任主席團成員兼籌募委員會主任。僅月余時間就籌集到救國捐款一百五十余萬元,有力地支援了前方的抗戰。

  “八一三”抗戰后期,他得知駐守在四行倉庫的謝晉元團缺乏食品,僅用了一天時間即向謝團送去了二十萬個餅。上海淪陷后,戰局急轉直下,蔣介石為了阻止日本海軍大規模溯江西侵提出封鎖長江的計劃。他率先指令自己的大達輪船公司開出幾艘輪船行駛至江面鑿沉,其他輪船公司也紛起響應,阻塞了長江航道,遲滯了日軍的進攻……

  這些義舉為他原本黑暗的人生增添了亮度。魯海說:“看展覽會的當天,他就與沈鴻烈商談了件大事,在青島設立‘上海國貨工廠山東聯合營業所’,立足青島面向山東。雙方商定在青島設立國貨產品倉庫,在中山路設立門市售品部。”

  據了解,營業所在1933年年底就成立了,參加的有上海中華琺瑯廠“立鶴牌”面盆、蓋杯等琺瑯制品,中華針織廠的“菊花牌”襪子,中國化學實業社的“三星牌”雪花膏、生發油、香皂等化妝品,上海燈泡廠的“標準牌”電燈泡等。“杜月笙倡導建立的這個產銷部,擴大了國貨從青島到山東的銷路,將提倡國貨抵制日貨落到實處。”

  嶗山上的斐然亭

  杜月笙一行這次來青島住在文登路上,那里建有市政府招待所,環境優雅。之后他們又去了嶗山,從王哥莊、華嚴寺到太清宮,極口稱贊嶗山東麓山海風光之美。

  站在這安靜的山海之中,杜月笙突然有了個想法,何不在此建座小亭子呢?在他的提議下,上海工商代表團將亭子的位置選在華嚴寺附近海濱處,取名“斐然亭”。魯海介紹:“這個名字語意雙關,一方面是‘斐然成章’之意,另一方面‘成章’正是沈鴻烈的字。這是紀念沈鴻烈的,也是杜月笙來青島的紀念。”第二年,又在這里立了《斐然亭碑》,由曾任魯案善后委員會督辦的王正廷撰寫碑文。

  其實,杜月笙很喜歡這些文化類的東西,他小時候條件不好,沒上幾天學便混跡江湖了,所以這一直是他的一大遺憾。后來,他就一直努力提高自身文化修養。

  作家劉繼興在《民國大腕》中說:“他的門廳高懸對聯‘友天下士,讀古人書’。畢竟識字少,無法去“讀”,他就重金聘請高明的說書藝人長期為他講《三國》說《水滸》,學習歷史知識和古人的處世方式;他勤練書法,簽名寫得相當漂亮;他非常注重儀表文明,不論天氣多熱,長衫最上面一顆紐扣也從不解開,并禁止衣冠不整、赤膊袒胸的徒眾出入杜門。”他對子女的教育也非常嚴格,兒子杜維藩高中時一次大考逃考,被他狠甩兩個耳光;女兒杜美如一次外語考試成績不佳,被他用鞭子責打十下。他還在法租界善鐘路創辦了一所正始中學,親任董事長,聘陳群任校長;并在老家浦東耗資10萬元,建起“浦東杜氏藏書樓”,附設學塾……

  正是因為對文化的重視,才結交了很多大名鼎鼎的文化界朋友,比如章太炎、楊度、江一平、楊云史 、楊千里,還有大教育家黃炎培等。后來杜氏祠堂建成,章太炎還親自給他寫了《高橋杜氏祠堂記》,蔣介石也親自題寫“孝思不匱”的匾額。怪不得著名老報人徐鑄成回憶他年輕時第一次見到杜月笙的情景時說,他原本以為此人定會是青面獠牙,見了面才知道原來是位言談舉止都很斯文的瘦削老人。

  此次來青島,杜月笙還見到了他的兩個徒弟,一位是青島《平民報》社長張樂古,他是青島的青幫老大,被稱為“青島杜月笙”,還有一位則是酆洗元,他們與其他青幫弟子一起設宴招待了杜月笙。

  五姨太孟小冬

  說完了杜月笙的事業,該談談他的婚姻情況了。杜月笙一生共有5位太太,其中與五太太孟小冬的事家喻戶曉。

  孟小冬,梨園世家出身。這位被人們稱為“冬皇”的京劇名伶,一生中有兩個重要男人,一位是京劇大師梅蘭芳,還有一位就是杜月笙。與梅蘭芳的相識過程很容易想象得到,都是京劇圈里的,有共同語言,未免日久生情。但與杜月笙的緣分是怎么發生的呢?關鍵的一點是,杜月笙是個戲迷,非常喜歡京劇。具體還是看看《上海往事:杜月笙·孟小冬》一書中是怎么說的吧。

  孟小冬與杜月笙第一次見面的場景極其簡單,一位是頗具才氣的京劇名伶,一位是愛好京劇的粉絲。那是1919年,孟小冬在一次演出結束后,杜月笙提著花籃到了后臺:“孟大小姐,阿拉杜月笙這廂有禮了!”杜月笙雙手抱拳,念著韻白,深鞠一躬,用滿口浦東味道的上海話說:“恭喜孟大小姐演出成功!”

  孟小冬是出了名的冰美人,卻還是被眼前這個人的舉動逗笑了。但她并沒有說什么,杜月笙也沒有再多話便出了后臺。有了第一次見面,之后凡是孟小冬的場,杜月笙一定來捧,甚至幫她出唱片,資助她到北京發展。那時孟小冬的家庭壓力很大,一家人的生活重擔都在她身上,杜月笙的出現幫她解決了最大難題,她可以安心在北京發展。

  到這時,二人的關系也很簡單,只是一個粉絲為自己喜歡和崇拜的偶像付出而已。但作為杜月笙的四姨太、孟小冬的好姐妹姚玉蘭早就看出了端倪,將一根紅線拉在了兩人中間……孟小冬跟了杜月笙,并隨著一起去了香港。有一天,當杜月笙決定將全家人移民到法國,要辦簽證時孟小冬忍不住了:“我跟你去,是丫鬟還是女朋友呢?”那時的杜月笙已經被咳嗽折磨得病入膏肓,聽她這句話后決定正式迎娶孟小冬。那一年,杜月笙62歲,孟小冬43歲。杜月笙的長女杜美如曾經在接受《往事》采訪時說:“請客的時候父親很難為情,說自己都60多歲了,但他不能不這么做,不這么做,孟小冬就老是發脾氣,他也受不了。”

  只留下十萬元遺產

  1949年上海即將解放,當時蔣介石向他發出臺灣之請、共產黨也秘密接觸希望他能繼續留在上海時,權衡之下他帶著全家人去了香港。之所以做這個決定,杜月笙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拒絕蔣介石是因為1948年蔣經國在上海發起“打虎”事件時,將他的兒子杜維屏抓了起來,判了六個月徒刑。這件事對他影響很大,所以他才說:“蔣介石把我當夜壺,用的時候拿出來,不用的時候扔到床底下。”

  而拒絕留在上海,是因為之前他曾參與過“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幫蔣介石殺害過共產黨人。到香港后杜月笙的身體狀況急速下降。杜美如說:“他每天晚上都喘,發出‘哦噓哦噓’的聲音。當時有個推拿的人,給他敲一敲才能睡得著,但沒一會就又喘起來了。”

  眼看著杜月笙的身體越來越差,家人已經做好了最壞準備。有一天,他說想見見陸京士,這是杜月笙身邊最重要的人之一,他曾說:“兒子可以犧牲,但不能沒有陸京士。”陸京士去了臺灣,在那里創辦了恒社(杜月笙的私人組織)。接到通知后,陸京士便定了第二天晚上的飛機,沒想到當天突然刮起了臺風,航班取消了,得到消息的杜月笙心頓時涼了,“因為他說過,陸京士不能來,我的病是好不了了。”

  第二天,杜月笙的兒子開車去接陸京士,回來后悄悄告訴杜美如:“一路上撞死了5只老鼠,躲都躲不過,當時我們聽了覺得,可能真不會好了,因為我父親就是屬老鼠的。”

  陸京士的晚到、撞死老鼠的經歷,這些無疑成為杜月笙離開人世前的先兆。等錢新之、陸京士、萬墨林、徐采丞都到來后,在他們的見證下,杜月笙留下了遺囑,這份遺囑讓所有人吃驚:總共十萬元,每個老婆各拿一萬,兒子一萬,未嫁的女兒六千,已經出嫁的四千。

  杜月笙去世前,曾希望子女能將他帶回祖國,安葬在上海浦東高橋。一直到現在這個心愿都無法實現,四姨太姚玉蘭將他帶去了臺灣省,安葬在了臺北縣汐止秀峰小學后山上。

  城市信報記者 宮巖

  未經城市信報授權不得轉載、摘編,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來源:半島網-城市信報) [編輯: 林永麗]

  

版權稿件,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

熱門推薦

房產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