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第一页屁屁影院,国产一卡三卡四卡无卡精品,欧美 在线 成 人怡红院,高清一区二区

青島基層農技人員奇缺 4000農戶才1個技術員

2012-02-20 05:45   來源: 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手機看新聞 半島網 半島都市報

小字體大字體

?

在平度市明村鎮,櫻桃西紅柿的種植已小有規模。(小圖:吳京德大棚里的自動氣象站。)



    20年前,西瓜被引進了平度市明村鎮,然后是櫻桃西紅柿,這兩個農業品種,改變了這個以種莊稼為主的農業大鎮,如今明村西瓜和櫻桃西紅柿名聲在外,造“富”一方。但農業的騰飛掩蓋不了窘迫的現實:在更多的鄉鎮和村莊,農技人員大量缺失 ,一個基層農技人員至少要承擔4000多戶農民、3.2萬畝農田的技術服務工作。因為缺少農業技術人員,在田間地頭指導農業生產的,多數不是專門的技術員,而是賣給種植戶種子和農藥的銷售商。近年來,國家一直在提倡科技興農,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更是強調要將“農業科技創新”作為促進“三農”發展的重要著力點。但在業內人士看來,眼下的農業科技之憂,仍是亟需解決的問題。

    一個成熟的樣本

    蔬菜大棚里的神秘機器

    說起明村西瓜和櫻桃西紅柿,恐怕沒有多少市民會說不知道,這兩個響當當的農業品牌如今是平度市明村鎮的拳頭產品 ,基本上家家搞種植,個個是行家。不過,在20年前,對這兩樣東西明村人可都是外行。是什么創造了明村的西瓜傳奇?

    2月17日,剛剛吃過中午飯,平度明村鎮大黃埠村的吳京德就和妻子在大棚里忙活著整枝打杈。這是一個冬暖式大棚,去年9月種下的櫻桃西紅柿還處于生長期,放眼望去,枝頭綴滿了沉甸甸的果子。吳京德和妻子是村里的種植大戶,也是技術帶頭人,這個大棚是村里重點扶植的示范棚。

    大棚中間的一垅地上,矗立著一臺白色的機器。這是一臺價值15萬元的自動氣象站,是平度市氣象站的實驗項目,能通過數據傳輸器將大棚內的氣象數據傳輸給市氣象局電腦系統,進行數據分析后,可預報蔬菜收成、農作物產量和蔬菜病蟲害,給其他菜農提供種植信息。在大棚的主人吳京德看來,這臺2011年底安裝的一米多高的白色機器非常神秘。“氣象站隔幾天就會來人,記錄一下數據。”除了知道它靠太陽能發電,里頭裝了芯片之外,其中的門道他還說不太清楚。但多年來的經驗告訴他,多用高科技沒壞處。

    穿插在這一抹綠色中的,是大棚頂部懸掛著的60多塊金黃色塑料板。“這可不是裝飾,是用來殺蟲的。”吳京德說,有了塑料板,每畝地可少用2~3次農藥,節約農藥及人工成本100元左右。

    在吳京德占地1.5畝的蔬菜大棚里,高科技手段還不止這些。大棚安裝的音響設備,是植物聲頻控制技術,也能代替使用農藥,既增產又有機。在上千棵櫻桃西紅柿里,還“埋伏”著500多棵名叫美國黑櫻桃番茄的新品種。與普通的櫻桃西紅柿相比,這個品種具有抗癌、養生的功效,是目前國際市場高端保健養生果蔬品種。2009年引進以來,村民們每年都會種上一批美國黑櫻桃番茄,以檢測這個外來物種在自家莊戶地里的長勢和品質。

    靠科技打造“西瓜傳奇”

    近20年來,包括吳京德在內的大黃埠村民,深切感受到了農業科技帶來的巨大改變。

    上世紀90年代之前,大黃埠村的土地里,無外乎玉米、小麥、棉花三種老面孔。“富裕”二字,對于當時靠天吃飯的村民來說,還是一個奢望。從 1993年開始,村里響應鎮政府的號召,引導村民通過種大棚西瓜致富。

    “那時候光知道怎么吃西瓜,誰知道怎么種西瓜啊?”大黃埠村的文書吳仁杰回憶說,由于拿不出四五千塊錢投資,加上不敢冒險,當時第一批種大棚的只有4個人。而這第一批吃螃蟹的,也不懂蔬菜大棚種植的技術。帶著冬暖式大棚種植技術來到明村鎮的濰坊人李福成,當時被鎮政府聘為分管科技的副鎮長,他一趟趟地往村里跑,成了這項技術的傳播者。

    1995年,吳仁杰貸款6000元建起了第一個大棚,這一年,種大棚的村民已經增加到了20個。第一批賺了錢,后來者逐漸增多。

    一開始,村民們不懂嫁接的技術,一個大棚只能種一茬西瓜。手頭掌握的技術不夠用了,村里就出錢,包上兩輛大巴車,拉著七八十號人去壽光、昌樂參觀學習。后來,村民們從昌樂學會了用葫蘆嫁接西瓜,這種西瓜生長速度塊,能解決西瓜不能重茬種植的問題。但是用葫蘆嫁接的西瓜,容易空瓤,保存的時間也比較短,沒過幾年就越來越難賣。到了2003年,村里的西瓜就徹底賣不動了。于是,村民逐步摸索著,改用南瓜嫁接西瓜。“這種西瓜口感好,糖度也上去了,但是皮厚,后來又進行了糾正。”吳仁杰說,如今的西瓜種植技術日臻成熟,不僅能種出直徑只有2厘米左右的拇指西瓜,而且也有“重壓群雄”的重量級西瓜。

    也是在這個過程當中,村民知道了技術的重要性。村里開其他的會很難湊齊人,一到有技術講座,村委會會議室的“上座率”總是最高的。再到后來種植櫻桃西紅柿,技術也發揮了關鍵作用。村里一批種植時間長,經驗豐富的種植大戶,成了是技術骨干,村里的種植戶遇到什么問題,一般都向這些種植大戶請教。這些種植大戶們也肩負著傳播新品種的任務。如今,大黃埠村將近1000口人,85%的農戶都在種大棚,一家平均有兩三個大棚,人均收入1.2萬元以上。

    普遍存在的尷尬

    懂技術的調走了賣農藥的來指導

    最近幾年,無論是種糧還是種菜,青島隱憂顯現:《2008年山東省統計年鑒》顯示,青島市的農作物播種面積約為 1116. 9萬畝,煙臺是845.94萬畝,威海是388.14萬畝。但青島市播種面積的單位產值卻只有0.159萬元/畝,而煙臺的單位產值為0.275萬元/畝,威海為0.166萬元/畝。煙臺、威海單位產值高于青島,這與農技推廣工作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懂農學的去管計劃生育了

    1993年中專畢業即到即墨七級鎮林業站工作的吳雙文,在2001年離開了自己的老本行,成為鎮上的招商中心主任。和他一樣,原本屬于七級鎮農業部門的40多個工作人員,因為鄉鎮機構改革基本被分流,大多流向社會穩定調解中心、計劃生育服務中心、財政所等部門。“讓一個懂農學的去管計劃生育等行政工作,扔下了自己的老本行,專業不專,怪可惜。”吳雙文直言。

    兩年前,吳雙文又被調回農業口,擔任農業服務中心的主任,但他發現,自己真正能夠用在農業技術服務上的時間并不多。和青島的很多村鎮一樣,七級鎮的34個村被劃分成了5個管區。吳雙文作為其中一個管區的干部,需要負責督促一些大項目的實施以及政策落實工作。

    2月中旬,記者聯系多個鄉鎮的農業服務中心主任,但他們中的很多人都拒絕采訪,大多數人給出的理由是:原來的機構已經長期不存在,一談就是無奈和心酸。

    4000戶農民攤一個技術員

    出現這樣的狀況,與前些年的改革有關。據了解,1998年的鄉鎮農技推廣系統體制改革,以及2001年的鄉鎮機構改革 ,使農技推廣機構大受沖擊,這些機構基本全部解體,大部分人員被分流或下崗。

    市農業技術推廣站的統計顯示,至2004年底,青島市鄉鎮一級已沒有專門的農技推廣機構,僅有鄉鎮農業技術綜合服務中心有農技人員146人,而具備專業知識的只有128人,農技人員比改革前減少1057人,流失的專業技術人員達88%。

    最近幾年的情況也未得到明顯改善。根據國家規定,1萬畝播種面積、1000個農戶、4個行政村需配備1名農技推廣人員,按這個標準,青島全市應當配備公益性農技推廣人員1398人。但截至2008年底,全市縣鄉兩級共有種植業農技推廣機構195個,實有1030人。雖然沒有最新的統計數字,但業內人士測算,目前每個基層農技人員至少要承擔4000多戶農民、3.2萬畝農田的技術服務工作。

    賣農藥的成了“技術指導”

    新成立的鄉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其工作主要是政府行政類,真正從事技術推廣工作的平均每個鄉鎮也僅有1~2人。沒有了專門機構上門指導,農民種植過程中遇到困難找誰來解決呢?“買誰家的種子誰家會給指導,出現問題給他們打電話。”采訪中,多位蔬菜種植戶說,化肥、農藥也同樣如此,這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種植過程中遇到的技術問題。

    對此,曾擔任平度明村鎮科技副鎮長的李福成有自己的看法:“這些人指導有很大的弊端,那就是功利性太強。”李福成發現,像一些農藥,一瓶的成本不過兩三元,卻能賣到50元,為了賣藥賣種子,這些銷售人員在指導上難免有私心。

    種植戶獲得技術指導的另一個渠道是合作社內部的幫扶。但問題是,目前的合作社太松散,組織內的指導并不能解決全部問題。

    大學生書本知識太滯后

    農業技術推廣人才的欠缺,還表現在后繼無人。李福成眼下最頭痛的事兒,就是招不到人。李福成說,他所在的農業合作社這兩年也招了一批大學生,但堅持下來的幾乎沒有。而且招進來的大學生普遍眼高手低,有熱情有能力的,十個里挑不出一兩個。“也不全怪大學生,他們書本上的知識太滯后了,現在新技術、新品種發展這么快,書本知識哪能跟上趟?”

    由青島農業大學教授傅建祥等人完成的一項課題調查也顯示,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與應用缺乏知識支撐。大專院校的教學模式幾十年不變,教學內容和知識更新遠遠沒有跟上現實要求。受編制所限,大學生畢業后也難以進入農業技術推廣部門工作。

    近日,有媒體調查了青島農業大學農學專業2011屆一個畢業班,發現全班一共27個人,24個人是被調劑到這個專業的,而畢業之后,只有兩人選擇到基層農場工作。本版文/圖  記者 陳浩杰  朱艷麗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郭新舉]

版權稿件,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半島客戶端 ?

熱門推薦

房產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