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王學義
我們紀念霍金,致敬他的璀璨成就、不懈努力和偉大精神,也要好好研讀科學這本現實中的大書。他打開一扇窗子,引領我們穿越頭頂這片無盡宇宙,也給我們另一種視角,探索人生,理解生命。 3月14日,英國著名物理學家斯蒂芬·霍金在位于劍橋的家中去世,享年76歲。
霍金去世的消息也在朋友圈中刷屏,人們紛紛悼念、惋惜。有網友深情寫下:“人生給了他一個黑洞,他給了人類一片星空。”也有人在思索:當一代傳奇人物謝幕之后,我們又該如何更好地紀念他?
在眾多的國人心目里,這位大洋彼岸的科學家是一位“大師”。科研上,他在宇宙和黑洞研究等領域做出了突破性貢獻。生活中,他由于患罕見的運動神經元病,全身肌肉逐漸萎縮,最后只有幾根手指能動,連說話也只能靠特制的聲音合成裝置,但仍堅持研究。應該說,他學術上的輝煌成就是一筆寶藏,值得后人深入挖掘;而他精神層面的驚人力量,則給世人以巨大的鼓舞。
就霍金在科普方面的影響力而言,近年來可謂無人能出其右者。1988年他出版《時間簡史》,解釋了諸多天文物理學理論。這本書被譯成40余種文字,出版逾1000萬冊,堪稱“銷量僅次于圣經的幾本書之一”,也是科普類影響力最大的書。在《時間簡史》的序言中,他幽默地交代了自己的患病過程,既沒有渲染悲壯,也沒有刻意勵志。讀者看到的絕不僅僅是一個科學家的名號,還是一位風趣而達觀的長者。霍金的睿智也助推了該書的暢銷,進而在全球領域擴展了讀者的知識,提升了人們的科學素養。
這一方面,霍金給我們的啟示是,科學家不應缺席科普。因為對很多科學家來說,科普的影響力未必不如學術著作。這樣的科普名著,除去《時間簡史》之外,還有法布爾的《昆蟲記》,以及華羅庚那本薄薄的《運籌學》,都讓人們記憶猶新,也產生了深遠影響。畢竟,科學要發展,科研與科普是兩個輪子,缺一不可。尤其是在當下,科學技術對現實的影響與日俱增,公民的科學素養,不僅關乎個人的生活品質,還影響到社會的發展水平,乃至國家的綜合國力。這就需要更多的科學家,主動承擔起科普的責任,而非只是躲在象牙塔和實驗室中。
作為公眾人物,霍金極大地發揮了他的能量。霍金的故事被改編成了電影,飾演他這一角色的演員成了奧斯卡影帝。而且他還客串出演過《生活大爆炸》《星際迷航記》等影視劇,為“科學宅男”和科幻愛好者送去“福利”。這一切,讓霍金成為不止一代人的偶像、超級明星,也在某種程度上成為科學的代言人,引發了無數年輕人對物理學的興趣。更難能可貴的是,霍金有一顆永遠年輕的心,他在新浪微博上留言20條,卻有近500萬粉絲,而他最后一條微博回復的是@TFBOYS-王俊凱,說自己看到了“中國千禧一代的年輕人對未來的思考和好奇心”。
從霍金的身上,可以看到一種溫暖的生命力,一股樂觀的韌勁,一片對于未來的執著和期許。當然,他自有他的警醒,比如他對于外星生命和人工智能的觀點。
今天,我們紀念霍金,致敬他的璀璨成就、不懈努力和偉大精神,也要好好研讀科學這本現實中的大書。他打開一扇窗子,引領我們穿越頭頂這片無盡宇宙,也給我們另一種視角,探索人生,理解生命。
相關新聞詳見本報今日A30版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jr22wz.com/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編輯: 劉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