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節前夕,石門縣壺瓶山鎮大嶺村,村民劉煥香展示家中熏制的臘肉。湖南日報記者 肖洋桂 攝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肖洋桂 通訊員 李飛 張友亮 蔡政
聽說石門深山有戶農家,一家4口,在脫貧致富路上你追我趕,看誰賺得多。春節前夕,記者前往探訪。
從石門縣城出發,沿著崎嶇山道,驅車3個多小時,記者來到“湖南屋脊”壺瓶山。過了集鎮,山路越發險峻,車輛在顛簸中蠕動,到壺瓶山鎮大嶺村村民劉煥香家,已是下午6時許。
劉煥香家坐落在山谷中,一棟兩層磚瓦房,墻壁貼著瓷磚,雖是10年前建的房子,但在當地仍不落伍。天色漸暗,50歲的劉煥香剛從山上挖野生葛根回來,鞋子沾滿泥土。
“天寒地凍,上山挖葛根要注意安全。”石門縣委宣傳部駐村扶貧干部覃鳳逸關切地叮囑。劉煥香笑道:“一天能挖50公斤葛根,磨成粉可賣七八百塊呢。”前段時間下雪,她也沒休息,每天照樣上山。
劉煥香將大家引進屋內。廚房灶臺上方,掛滿了臘肉。“哇!”記者驚訝地叫出了聲。劉煥香解釋:“臘肉比較暢銷,索性將幾頭年豬全部宰殺腌制了,用柴火一熏,這些豬肉可賺1萬多元。”
說話間,劉煥香將清香四溢的綠茶端上來。覃鳳逸介紹:“這也是她春季上山采的野生茶,茶葉一項給她帶來年收入1000多元。”接著,覃鳳逸說明來意:“你們家又買房又買車的,可過個豐收年、熱鬧年,可不可以將致富經驗給大伙說說。”
“其實也沒什么,現在黨的政策好,又是扶貧攻堅,又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只要人勤快,日子會越過越好。”劉煥香說,她每天看新聞,能切身感受到國家的變化。
談起“致富經”,劉煥香說,村里有個峽谷,夏季來旅游的人越來越多,她將土豆、紅薯等做成特色小吃沿路兜售。秋季,野生獼猴桃成熟后,她傍晚或早晨上山采摘,白天賣給游客。到了冬季,游客少了,她便天天上山挖野生葛根。她還開起農家樂,將屋前屋后種的蔬菜、養的雞鴨變成美食,接待游客。“一年忙下來,收入5萬元應該有。”
“這里面也有我的功勞呢!”劉煥香的丈夫楊鳳武人沒進屋,就開始“爭功”了,引得大家哄堂大笑。推開門,見家里來了很多人,楊鳳武有點不好意思。劉煥香忙說:“確實有他的功勞,晚上他打著手電筒,幫忙將獼猴桃從山上背下來。還有農家樂,客人一多,我就叫他過來幫忙張羅。”
楊鳳武一年到頭也沒閑過。他是木工又是泥瓦匠,幫人建房子,一年工錢就超過4萬元。
這時,劉煥香的電話響了,是她在縣城當售樓員的大兒子楊昌輝打來的,說年底購房的人很多,他要到農歷臘月二十九才回家過年。楊昌輝今年30歲,通過自己努力,去年在縣城買了一套房子。
“那個小的更忙,好久沒給家里打電話了。”劉煥香有點抱怨地說。她的小兒子叫楊昌亮,不久前瞅準國家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商機,結束在外打工生涯,拿出12萬元積蓄,買了一輛大貨車,回鄉搞運輸,提車當天就收了800元運費。
喝著茶、烤著火,身上暖烘烘的。“原本想給兩個兒子各蓋一棟房子,但年輕人有自己的想法,要到城里買房。今年,希望他們兄弟倆都成家吧。”對未來,劉煥香充滿期待。
[編輯: 焦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