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住山東省濟南市岔路街小區的居民張忠,今年冬天徹底告別燒了十多年的煤爐子,用上了嶄新的燃氣壁掛爐。
“過去燒土暖既臟又污染環境,現在不僅干凈了,還能享受政府補貼的購買燃氣壁掛爐費用和用氣優惠,算下來一共能省3000多元。”張忠笑著說。
濟南市作為全國“2+26”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城市之一,也是典型的老工業城市,冬季燃煤采暖有相當比例,過去幾年霧霾問題頻發,成為困擾大氣污染防治的“痛點”。
近年來,濟南市在普及集中供暖的同時,大力發展清潔能源供暖,減少燃煤鍋爐污染排放,冬季空氣質量顯著改善,初步實現供暖季環保和民生“雙贏”目標,“天藍冬暖”離老百姓越來越近。
大明湖街道轄區地處濟南老城區,有居民樓128棟,其中開放式老舊小區46棟。小區基礎設施陳舊,過去一直沒有暖氣,居民每到冬天就使用燃煤取暖,煤球亂堆亂放,造成小區環境臟亂差,還加劇了大氣污染。
從今年9月28日到12月3日,從供暖管道的鋪設到居民家中試熱,僅用67天,大明湖街道在前期改造的基礎上,使明湖小區多戶居民告別23年寒冷,迎來了“暖冬”。目前,這個小區3000多戶居民實現集中供暖全覆蓋。
在集中供暖的基礎上,濟南市加大鍋爐改造力度。濟南市環保局局長侯翠榮介紹,為減少燃煤排放污染,今年以來,濟南市將全市323臺35蒸噸/時及以下燃煤鍋爐全部淘汰,92臺35蒸噸/時以上燃煤鍋爐已完成超低排放改造。
以濟南熱電有限公司為例,濟南熱電全面實現燃煤高效清潔利用和綠色供暖后,11月份在線監測監控數據顯示:煙塵和二氧化硫排放較改造前分別下降88%和86%。
濟南市作為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試點市建設,“氣電代煤”也在穩步推行。濟南市公用事業局供熱管理處處長紀濤介紹,濟南市在山東省內率先出臺“氣電代煤”工作實施細則,明確了設備購置補貼、氣費優惠、電價補貼政策,這些優惠政策極大調動了居民改造的積極性。
截至目前,濟南市已完成氣代煤、電代煤改造任務11萬戶,達到國家任務的兩倍多,可減少約11萬噸散煤消耗,能減少排放顆粒物784噸、二氧化硫2244噸、氮氧化物330噸,相當于一個供暖季用煤量的十分之一。同時,濟南市大力推動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等清潔能源及節能技術在城市供暖上的開發利用。
空氣質量的改善,市民有目共睹。今年1-11月,濟南市良好以上天數達到172天,同比增加16天。特別是進入今年采暖季以來,濟南市還沒出現重污染天氣。與2013年相比,2016年濟南市細顆粒物(PM2.5)累計改善32.3%,提前完成國家“大氣十條”要求的細顆粒物(PM2.5)改善目標任務。
[編輯: 張珍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