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兒科門診爆滿醫生寫病歷累到睡著
大眾網12月19日訊“地球不爆炸,我們不放假。宇宙不重啟,我們不休息。”配合一張人滿為患的兒科門診圖片,時間定格在了凌晨3點。這是山東省立第三醫院的一位護士發的朋友圈,在連續忙碌了近20個小時后,下班回家時她發的信息。
最近這段時間,感冒發燒患兒爆棚,兒科醫護人員全員上陣,24小時無休,記者走進多家醫院兒科門診探訪,見證持續奮斗在臨床一線醫護人員的工作點滴。
剪影一:寫病歷寫到睡著 “之前只有兩個兒科門診室開放,現在已完全滿足不了需求,三個兒科門診24小時開放。病房里住著的患兒都是肺炎、腦膜炎等重癥患兒,需要24小時醫生盯護,這樣一來醫護人員兩邊倒班,根本無暇休息。”山東省立第三醫院兒科主任馬燕說。
每天幾十個患兒出院入院,醫生忙完問診做完治療,還要到辦公室寫病歷,一邊錄入一邊有新的病歷冊更新。“現在重癥患兒比較多,科室又人手不夠,上完夜班接著上白班,也不是什么稀奇事,算下來我也有兩三天沒好好休息了。”病房里正在錄入病歷的蔣醫生說。一旁的護士向記者展示了一張照片,照片中蔣醫生坐在椅子上,手握著鼠標,目光望向屏幕,看似在錄入病例,仔細一看才發現他已睡著了。據蔣醫生回憶,當時他感覺眼睛發澀想閉兒會眼,結果沒一分鐘就睡著了。
剪影二:腳腫到脫不下鞋 “今年的流感潮來得比往年早了近20天,門診患兒感覺不到兩天的時間,就已人滿為患。”省立三院兒科護士王曉麗說。她已在門診連續忙了兩天,細心回答每一位患者家屬的問題,協調三個診室患兒數量,輔助醫生治療,這些都是她的職責。一上午,記者跟隨她在一層的三個診室間來回奔波,終于理解了為什么她們上班時間不喝水,各種復雜繁瑣的咨詢、安排,讓她們根本無暇休息,更不敢奢望喝水上廁所。
“大夫,我是68號,為什么讓他們先進去?”“大夫,我孩子發燒,讓我孩子加個塞吧。”……每個患兒都是個案,都是特殊情況,但專家人數有限、門診數量有限,這些都需要護士去協調做好分診。13:00,病房來了位護士換班,王曉麗才得閑吃個飯,但擺在她面前的不是饑餓,而是鞋脫不下來了。原來連續幾天連軸轉,她的腳腫得厲害,只能靠同事幫忙才能脫下鞋,回家只能穿著拖鞋走。
剪影三:說話說到嗓子沙啞 在濟南市婦幼保健院,記者多次約訪兒科門診及急診科主任劉志剛,但劉主任一直不得閑,記者跟隨劉主任坐診,見證了他的忙碌。
記者見到劉主任時,他所在的診室內,已有3位患兒、10位患者家屬。孩子大多都是因腹瀉、感冒來院就診,劉主任耐心為每一位患兒問診,為患者家屬答疑解惑。一上午就什么時候吃藥,發燒多少度才該到醫院這個問題就回答了不下十遍。遇到陪患兒來的奶奶爺爺,劉主任還要大著嗓門說,才能讓家屬聽清。一個上午,劉主任坐在椅子上就沒起過身。
待到患者稍少些時,劉主任才得空與記者說上話,一張嘴已說不出話來。放在一旁的水杯,從早上到中午都沒喝一口。劉主任拿起水杯抿了一口才勉強發聲:“不敢喝多了,喝多了還得去衛生間,太耽誤事了。”說這話時,劉主任還啞著嗓子,轉身又投入到問診中。
解決兒科“醫生荒”,需從供需兩側開藥方 兒科有兒科的特殊性,但并不是這種特殊性制造了問題,在某種意義上,它也只是一個問題的“放大器”。“兒科醫生荒”恰恰可以作為切入點,方便人們去觀察醫療服務價格改革的完成情況,也為整體性的醫療體制改革提供思路。
電視劇《兒科醫生》熱播,再度引發公眾對這一群體的關注。據報道,兒科醫生短缺現象在我國長期存在,全國平均每萬名兒童僅有5個兒科醫生,具體到山東,這一數字也僅為6.6。相比人手緊缺的現狀,對未來影響深遠的兒科醫生隊伍斷層現象,更加值得關注。
對比每600人一名醫生的世衛組織標準,目前中國醫生總量是達標的,“兒科醫生荒”以及隊伍斷層的現象,意味著問題更集中于醫生資源的配置上。一般說來,應對資源短缺可以在兩個方面想辦法,一是增加供給補缺口,二是減少不必要的需求。在應對“兒科醫生荒”方面,不妨針對這一科室的特殊性,在供求兩方面入手開出“藥方”。
不能否認,目前存在的“兒科醫生荒”與兒科的特殊性關系密切。盡管其他科室醫生緊缺現象也存在,但更多地體現在資源不均衡上,大醫院患者集中使得醫生資源相對緊張,這是結構性的問題。兒科醫生則不然,人手緊缺現象十分普遍,正如齊魯晚報記者所了解到的,醫院有編制卻招不到人,新進醫生傾向于去其他科室而非留在兒科,造成隊伍斷層。醫生之所以對兒科“敬而遠之”,壓力大是一方面,更重要的原因則在于兒科檢查少、用藥少,是醫院里的“賠錢科室”,兒科醫生待遇是偏低的。
從新進醫生的選擇中不難看出,“兒科醫生荒”也可以看做以藥養醫、以檢養醫的“并發癥”,待遇低并不是因為付出少,而是他們的付出并沒有充分體現在薪酬上。按理說,醫學作為一門科學,可以有專業性的分科,卻不該存在高低貴賤之分,之所以會出現“好科室、差科室”的分別,恰恰是醫療服務與工資報酬相脫鉤造成的。打破“兒科醫生荒”,除了加大后備醫生的培養力度,更重要的就是繼續深化醫療服務價格改革,讓薪酬待遇更多地體現出對勞動的尊重,以此誘導醫生資源向兒科回流。不妨把醫生對科室的選擇,看做這項改革的試金石。
除了增加人員供給和結構性調整,醫療服務的需求側也有值得改進之處。如果說“過度醫療”在中國較為普遍,兒科則是當之無愧的“重災區”。很多時候,由家長陪伴到醫院就診的兒童,原本不需要去醫院兒科排長隊,去醫院是為了治療,更是尋求心安。當然,無法苛責家長的愛子之心,也不能苛求每一位家長都有能力判斷病情,最好的辦法就是醫療資源的“下放”。現在很多地方推行的家庭簽約醫生制度,就是很好的切入點,相比帶孩子去醫院,徒增交叉感染的風險,多數時候家長們需要的只是專業性的指導。適當給兒科醫生“減負”,改善兒科就醫環境,也有助于減緩家長焦慮,減少醫患矛盾。
總之,應對“兒科醫生荒”,不是某個科室的事,而是需要放到醫療體制改革的大背景下考量的問題。兒科有兒科的特殊性,但并不是這種特殊性制造了問題,在某種意義上,它也只是一個問題的“放大器”。“兒科醫生荒”恰恰可以作為切入點,方便人們去觀察醫療服務價格改革的完成情況,也為整體性的醫療體制改革提供思路。
(綜合齊魯壹點、舜網消息)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