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島全媒體記者 肖玲玲
讓市民體面就業、順利創業,托舉百姓穩穩的幸福感;讓參保人老有所養、病有所醫,兜起百姓妥妥的安全感;讓城市集聚人才、充滿活力,撐起百姓滿滿的自豪感。2017年,圍繞這三個目標,市人社局實施了“兩項新政”,新建了“多層載體”,推動了“一上一下”,助力71.5萬人找到了新的工作,為20萬人發放了就業創業和技能提升補貼待遇,110個服務事項實現了網上辦理……讓全社會都能享受城市快速發展帶來的紅利。12月17日,市人社局局長紀敏在“三民”活動中向市民作了述職報告,并指出,接下來的2018年,市人社局將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創業政策,建立更加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引進更加優質的人才資源,讓市民的獲得感更多、幸福感更強。
>>就業
全市71.5萬人找到新工作 就業是民生之本,涉及千家萬戶的生計和發展,關乎社會穩定和諧。近年來,市人社局始終把促進就業當作民生工作中的頭等大事和首要任務,克服經濟形勢下行壓力較大等困難,在全國率先構建起城鄉一體的就業政策體系,大力實施大眾創業工程,保持了就業形勢穩定。“2017年,圍繞‘讓市民體面就業、順利創業’,實施了‘兩項新政’,新建了‘多層載體’,推動了‘一上一下’。”在“三民”活動的述職報告中,紀敏表示,截至目前,全市有71.5萬人找到了新的工作,同比增長14.9%,有1.9萬人在政策扶持下順利創業,城鎮登記失業率3.13%,控制在4%的目標內。
其中,“兩項新政”主要是圍繞解決創業難點、提升技能水平兩個方面出臺的,一是將新興業態納入創業政策扶持范圍,開網店也可以享受政府補貼,并將創業人員貸款貼息期限由2年延長至3年,將創業擔保貸款額度提高到最高300萬元;二是在全省率先落實失業保險支持參保職工提升技能補貼政策。全市有近20萬人享受到就業創業和技能提升補貼待遇。
“多層載體”主要是在全國率先著手構建國家和省、市、區市、街道(鎮)四級創業孵化體系。在現有的院士創業園、博士創業園、高層次人才創業中心、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等創業載體的基礎上,今年又新建了一處博士創業園,新增了7個市級創業孵化基地、11個省級創業孵化基地。截至目前,全市創業孵化基地達到96家,在孵企業4556家。“一上一下”則主要是通過實施“放管服”改革,推動服務上網、權限下沉,有110個服務事項實現了網上辦理,將69個經辦權限下放到街道(鎮)、社區。比如,將失業保險金申領發放,由原來的每季度申領調整為一次性核定、按月發放,失業保險金直接打到個人社保卡。“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讓廣大市民少跑腿、好辦事。”
>>民生
3.2億元為大病患者減負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項長期工作,沒有終點站,只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圍繞‘讓參保人老有所養、病有所醫’,我們推行了‘一項改革’,實施了‘五升三降’,解決了‘三個難題’,青島市社會保障體系更加完善。”
“一項改革”是在全國率先實施補充醫療保險制度。“這項改革的初衷,是通過構建城鄉一體的‘基本醫保+大病醫保+補充醫保’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緩解參保人有病不敢醫、有藥不敢用、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問題。”紀敏表示,自今年1月1日實施以來,這項制度為7221名重特大疾病和罕見病患者提供特藥特材保障2.8萬人次,為4.7萬名大病患者提供大額保障11.3萬人次,累計支出3.2億元,大大減輕了參保人醫療費用負擔。
“五升三降”中的“五升”是連續第十三次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將失業保險金提高到每月1080元,居民醫保、生育保險、工傷保險1~4級傷殘人員等社會保險待遇都有新的提高;“三降”則是繼續落實單位養老保險繳費比例降至18%的政策,將單位失業保險繳費比例再降0.5個百分點、工傷保險平均繳費比例再降0.1個百分點,為參保單位減負38.2億元。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前進的路上難免遇到難題,關鍵看你是繞過去還是迎上去。對于這一點,市人社局的答案是迎上去,并解決好。推行跨省異地就醫聯網結算,解決異地就醫跑腿墊資的難題;開展養老保險待遇“人臉識別”服務,解決退休人員跑腿認證的難題;深入推進社保扶貧,實現建檔立卡農村貧困人口養老、醫療保險100%全覆蓋,解決了農村貧困人口托底保障的難題。
>>人才
引才12.3萬助力城市發展 保障民生根本,發展是前提,而謀求發展,人才是關鍵。為此,市人社局圍繞“讓城市集聚人才、充滿活力”,深化推進“三項改革”,開展“五項活動”,搶占“一個高地”。“截至目前,全市共引進各類人才12.3萬人,同比增長7.6%。”紀敏表示,“三項改革”,一是開展職稱制度改革,進一步打破戶籍、身份等限制,拓寬職稱評審范圍,合理界定下放評審權限,放寬基層專業技術人員專業限制,增設基層衛生高級職稱;二是深入推進積分落戶制度,進一步簡化手續,“今年有2685人獲得落戶資格”;三是開展外國人來華就業制度改革,出臺外籍雇員聘用管理工作意見,在全國率先實施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兩證合一”試點。
“五項活動”主要是成功舉辦了第17屆“藍色經濟國際人才暨產學研合作洽談會”、第10屆海外高層次人才座談會暨海外院士青島行、國際城市管理青島年會、全球智庫創新(青島)年會、百所高校千名博士青島行等活動。吸引了22個國家的108名院士、38名高端智庫專家、近千名博士來青,簽約33名院士、21個千人計劃項目、103個人才項目,406個人才引進項目。
“一個高地”主要是搶占高端人才集聚高地,實施靶向引才、服務提升等行動,出臺頂尖人才認定和獎勵資助辦法,完善高層次人才服務“綠卡”制度,啟動運營青島國際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引進博士和正高職稱人才1461人,同比增長10.7%;碩士、副高職稱和高技能人才1.3萬人,同比增長14.8%……“2018年,我們將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創業政策,建立更加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引進更加優質的人才資源,讓廣大市民的獲得感更多、幸福感更強。”
>>便捷
養老認證“刷臉”就OK “以往辦養老認證的時候,必須本人親自來街道,碰到人多的時候,排隊一上午才能辦好,我們這些老胳膊老腿的,實在是吃不消,現在真是方便多了。”家住海倫路街道的居民王愛玲在10月份前往人社中心辦理了養老認證,通過人臉識別認證終端讀取身份信息并建模成功,刷臉認證只花了一分鐘左右。
“我今年62歲,我母親85歲,婆婆90歲,再加上我老伴兒,每年家里好幾口人都需要辦理養老認證,以前來辦的時候,真是費時費力,特別麻煩,我身邊還有不少老姐妹,經常還錯過了認證時間,補辦就更麻煩了。”王愛玲說,年紀大了,很多老人腿腳不便,每年的養老認證對他們來說是個不小的挑戰。“而且人一老就容易忘事,錯過了認證時間,這之后的養老金等就會停發。”補辦則需要辦理者跑到更遠的管理中心重新激活,一來一往都頗為不易。如今,這個煩惱不再有。而且,前往人社中心完成首次人臉認證之后,以后每年只要用手機上的“青島智慧人社”APP刷下臉就能辦理了。
[編輯: 劉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