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9日,重慶江北區觀音橋街道,馬善祥利用午休時間學習十九大精神。記者 崔力 攝
近段時間,老馬忙得不可開交。
學習十九大報告、宣講十九大精神、調解群眾矛盾、上黨性修養課、寫心得體會……幾乎占據了老馬所有的時間。“在學習十九大精神的過程中,我曾擔心隨著年齡的增大,自己跟不上新時代的新要求,不能取得新時代的新成績。”怎么避免這種情況發生?老馬身體力行,給出了答案:拿出實干苦干的作風,用成績證明學習效果。
群眾不是外人,為基層群眾服務是終生事業 “自1988年從部隊轉業后,我就來到觀音橋街道當了一名調解員,人民調解工作就是跟老百姓打交道,問題多、很具體。”馬善祥告訴記者,扎根基層29年,他成功調解矛盾糾紛2000多起,撰寫160本、520多萬字的工作筆記。
馬善祥,人稱“老馬”,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江北區觀音橋街道辦事處原調研員,也是“老馬工作室”的創始人。現在,基于老馬調解工作總結形成的“老馬工作法”已經成為全國調解員的學習范本。
“20多年的群眾工作我給自己立下了很多規矩,包括接待群眾的六個環節,比如請坐倒水等;服務群眾的五個一樣,比如群眾配不配合,服務群眾的態度一個樣;幫助群眾的四個主動,比如主動扶老人上樓下樓等。但現在我又給自己提出了一個群眾工作的更高標準:讓群眾享受服務,他們來不僅辦了事,解決了問題,還有一種內心愉快的感覺。”老馬說。
不僅要求自己做好每件小事,老馬也鼓勵引導身邊的同事樹立理想、干好工作。“街道、社區工作的同志常有困惑,認為基層工作意義不大,難出成績,我就以黨的思想和生動的實踐做出相反的結論:基層工作其實價值巨大。因為基層與人民群眾的生活最貼近,而我們黨所有工作都是圍繞人民群眾開展的。”
“我從來不把群眾當外人,把為基層群眾服務視為終生事業。”緊張忙碌、馬不停蹄,是馬善祥工作的常態;群眾帶著怨氣來,帶著滿意走,是“老馬工作室”的寫照。
每天學習十九大報告時是最愉快的時光 “熱心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困難,耐心幫助群眾化解思想困惑”。11月9日下午,當記者推開“老馬工作室”大門時,老馬正埋頭研讀十九大報告,專心致志在筆記本上做著記錄。
“批注寫得這么密密麻麻,看得清嗎?”看到報告的空白處寫滿了螞蟻大小的字,記者問道。老馬解釋說,在讀報告的過程中,會突然迸發出一些新想法,為了及時把這些零星感想記錄下來,做批注已成了一種習慣。“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晚上再把這些凌亂的批注系統整理出來。”
記者注意到,工作室的書架上,堆放著一些讀書筆記。“認真學習十九大報告后,結合具體調解工作,我寫了十余篇心得體會,加上一些筆記,目前已有近3萬字。”老馬說。
這段時間,老馬的學習任務非常重:每天堅持學習十九大報告,每周還要寫3篇心得體會。他說:“現在平均每天調解3起群眾矛盾,白天可以擠出兩個小時,晚上再學習一個多小時十九大報告,雷打不動,也是我最愉快的時光。”
老馬介紹,十九大報告中關于“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增強群眾工作本領”“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等內容,與街道社區的調解工作聯系非常緊密,成為他開展工作的指導和標桿。
“十九大報告提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奮斗的目標,這為我們在新時代做好基層群眾工作給出了明確方向。”老馬坦言,吃透十九大報告精神,對未來開展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今后我還會寫50篇甚至100篇學習文章,用十九大精神指導工作,走進新時代,創造新業績!”
講故事帶動講道理
讓群眾聽得懂能領會 11月9日中午2點,帶著自己宣講的標配:一個筆記本、一支筆、一個水杯,老馬來到觀音橋街道桃源社區,打算和社區群眾嘮嘮嗑,講講十九大有關“健康中國戰略”的內容。
“老馬,你又來了。今天給大家講點十九大的什么內容啊?”剛進社區,老馬就遇到了自己的老熟人,81歲的退休教師劉炳連和他的老伴兒、79歲的黃鑄文。“劉老師、黃老師,你們的精神狀態看著真好,好多年輕人都比不上。”老馬笑著與兩位老人寒暄:“你們曉得不,十九大報告中強調要進一步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將健康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這可為我們廣大人民群眾帶來了更多的健康福音呢。”老馬洪亮清脆的聲音立馬吸引了附近散步的群眾,大家圍成一個圈,靜靜地聽老馬講。
“黨的政策好啊,讓我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有品質,不活到100歲都對不起這么好的政策。”聽完老馬的宣講,黃鑄文一番肺腑之言引得大家連連點頭。群眾在發表意見的時候,老馬也總是仔細聆聽,不時記錄。“我要記下群眾最關心的內容。”老馬說,向群眾宣講的同時也要向群眾學習,學習他們的語言和思維方法。只有用群眾愿意接受的方式和語言,才能將十九大精神更好地宣傳出去。
如何將十九大精神運用到群眾工作中?老馬給記者舉了個例子。
前不久的一天下午,老馬工作室來了一男一女。女的一說話就帶了哭腔:“老馬,我和他是沒法過了。”原來,兩人從農村進城奮斗打拼多年,現在生活富裕了,但矛盾也多了起來。二人已兩次離婚,雖然現在同居在一起,但誰也不敢再談復婚。
老馬一邊安撫女方情緒一邊分析道:“為什么窮的時候沒有什么矛盾,富了反而矛盾多。原因在于物質條件不斷提高的同時,你們的文化素質卻沒有提高。女方猜疑急躁,男方粗魯散漫,觀念分歧一多,就過不下去了”。老馬說,十九大報告提出,要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現在你們需要補一補素養低、觀念舊、文化差、精神貧窮的短板,讓物質、精神、文化全面發展起來。
最后,二人帶著沉思離開,與來時相互指責的樣子截然不同。
談起未來如何宣講十九大精神,老馬說他已有了初步的打算。“最關鍵的一點是,通過講貼近群眾生活的故事將十九大精神潛移默化地傳達給群眾。”老馬說,自己將不斷學習,與時俱進,結合工作學十九大精神,在為群眾解決問題中宣傳十九大精神,用自己滿腔熱情的服務增加群眾的獲得感。
老馬心得體會摘登 我從事基層宣傳的工作近三十年,既向領導干部做宣傳,更多的是向社區群眾、工人農民做宣傳,哪些方法宣傳效果好、哪些不好,慢慢就有數了,之后,我就形成了基層宣傳工作風格:講道理,先從講故事開始。
——摘自馬善祥文章《基層宣講要講好內容、更要講好故事》
干部在服務群眾上經常要做出良心判斷。自己做得怎么樣、付出怎么樣,為群眾服務有沒有真情,為群眾解決困難有沒有全力以赴,只有困難群眾生活過得去,只有廣大群眾心情過得去,我們群眾工作者在良心上才過得去。
——摘自馬善祥文章《新時代基層群眾工作的新思考》
我目不轉睛看著電視畫面,從椅子上站起來,莊嚴聆聽習總書記的領誓,眼眶濕潤了。我是比較容易感動的人,經常被各種高尚的事跡感染,聽誓詞,首先就是感動,感動于人民的領袖是一位高尚的人,他能夠帶領我們黨帶領人民變得高尚。
——摘自馬善祥文章《感動、敬仰、看齊 聆聽習總書記領誓“入黨誓詞”有感》
個人的生活會逐漸固化為一種生活方式,就是相對穩定的生活狀態,從習慣、愛好、情趣,到思維、選擇、追求,一經形成就不容易改變。不同的愛好支配著不同行動,不同想法支配著不同選擇,不同的價值支配著不同的人生。人的生活方式,在人的整個發展中起著重要的基礎性作用,很多不同的結果和不同的人生,都與不同的生活方式緊密相關。
——摘自馬善祥文章《新時代干事業要有全新的生活方式》
[編輯: 李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