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第一页屁屁影院,国产一卡三卡四卡无卡精品,欧美 在线 成 人怡红院,高清一区二区

海洋國家實驗室成國之重器 青島藍谷展現強大吸引力

2017-10-12 08:36   來源: 半島網-半島客戶端 手機看新聞 半島網 半島都市報

小字體大字體

?  文/圖 半島全媒體記者 李曉哲 通訊員 呂棟 高倩

  林霄沛是海洋國家實驗室海洋動力過程與氣候功能實驗室主任,他的團隊目前正在圍繞吳立新院士提出的“透明海洋”大科學計劃展開研究,其研究成果將讓中國在相關領域在世界領跑。他也見證了曾經的荒郊之地變身如今閃耀科技光芒的創新要素聚集之地,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落戶青島,是青島海洋科研實力的一次質的飛躍,對國家來說也打破了原有的科研壁壘,匯聚多方力量做大事。海洋國家實驗室是青島藍谷對創新要素強大吸引力的一個強有力的證明,按照規劃,力爭到2020年青島藍谷將打造成為青島驕傲、中國推崇、世界矚目的世界著名海洋科技新城。

  



  見證海洋國家實驗室的從無到有

  “實際上我們從當年籌辦就開始參與。”林霄沛是較早介入到海洋國家實驗室創建中的。他說,上世紀末多家駐青涉海科研院所就呼吁建立國家實驗室,并參與籌建。“國家實驗室本身就是一個創新,做好平臺,做好支撐,包括為國內所有涉海的科研院所做好支撐和服務,凝聚全國力量做大事。”

  這件事的推動,也是自上而下的共同需求。林霄沛說,給他印象比較深的是,當時決定建海洋國家實驗室時,青島市很快把地征好;2013年獲批,2015年入駐,再經過兩年發展到如今的規模,真正體現出“青島速度”。

  林霄沛所負責的海洋動力過程與氣候功能實驗室是海洋國家實驗室8個功能實驗室中的一個,圍繞海洋國家實驗室的重大科研任務開展相關研究、提升能力,透明海洋工程就是海洋國家實驗室五大科研任務之一。“國家對海洋國家實驗室寄予厚望,希望它能做一些以前各個院所不能單獨做的事兒。”比如透明海洋工程,目的是實現海洋“狀態透明、變化透明”,像預知天氣預報一樣,能預報在一段時間內海洋的變化,而這項研究在海洋工程建設、海洋經濟、海洋漁業捕撈、海洋環境等方面都有至關重要的應用。“現在我們第一步在西太平洋、我國近海特別是南海、印度洋開展相關研究,并且已經初步構建起一套觀測系統,有近百套次完整的觀測裝備;并且基于海洋國家實驗室的超級計算機,構建了初步的預測系統,十九大期間會推出第一版預測結果。我們比較有把握這項研究走到了國際前沿,甚至在某些領域處于引領地位。”

  在林霄沛看來,以前科研比較注重發表文章、獲獎、拿到項目,而現在重在解決問題、提升關鍵能力,體制機制也比較靈活,這更有助于創新發展。“海洋國家實驗室能有今天的發展,總結起來是天時、地利、人和的作用結果。”他說,這是國家海洋強國戰略、“一帶一路”倡議推動;是國家、山東省、青島市乃至即墨的重視和大力支持;是青島市強大的海洋實力的體現;是協同創新的共識所促成。

  



  探索中國特色國家實驗室建設道路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國家實驗室已成為主要發達國家搶占科技創新制高點的重要載體。2015年10月30日,十八屆五中全會閉幕的第二天,我國海洋領域唯一一個國家實驗室——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正式啟動運行。海洋國家實驗室于2013年12月獲得科技部正式批復,由國家部委、山東省、青島市共同建設,打造突破型、引領型、平臺型一體化的大型綜合性研究基地,體現國家意志,實現國家使命,成為代表國家水平的戰略科技力量。

  海洋國家實驗室積極發揮理事會管理、學術委員會指導、主任委員會負責的“三會”組織架構優勢,充分發揮部、省、市多方協同發力的效應,助推青島市成立推進海洋國家實驗室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設立海洋國家實驗室發展中心及其黨委,形成了“以國家實驗室為大平臺、發展中心為小法人”的運行模式與機制,支撐科技協同創新。建立了以功能實驗室(前沿基礎研究)、聯合實驗室(核心技術研發)、開放工作室(探索研究)為核心的科研體系,配套啟動建設10個大型公共科研平臺以及精干的管理服務部門。初步形成了以科學研究、技術研發、產業化為關鍵節點的海洋創新鏈,有效整合、匯聚國內與全球優勢力量,形成協同創新網絡,搶占全球海洋科技制高點。

  海洋國家實驗室圍繞五大戰略任務,配套建設10個大型共享科研平臺。近年海洋國家實驗室的科學考察船共享平臺統籌了 “科學”號、 中國海洋大學“東方紅2”號、中國地調局廣州地質調查局“海洋六號”等一批國之重器,組織實施了“透明海洋”“萬米深海行動計劃”等大科學計劃,對國際上第一個馬里亞納海溝海洋科學綜合觀測網資料進行回收,獲取了馬里亞納海溝近一年的珍貴資料。在統籌科研任務、開放數據成果等方面均實現了歷史性突破。2017年,成功實施南海深潛共享開放潛次。建成全球海洋科研領域最快的2600 萬億次/秒高性能科學計算與系統仿真平臺,努力建設全球數據感知最廣、計算速度最快、數據信息最多、領域服務最細的國際頂尖的超算中心。

  2016年,海洋國家實驗室取得了一批具有國際引領性的認知海洋研究成果,總共發表論文1465篇,在SCI雜志發表論文1030篇,其中在《自然》、《科學》系列權威學術期刊發表論文39篇。截至目前,海洋國家實驗室擁有行政服務團隊人員115人;8 個功能實驗室固定科研人員376 人,其中院士10 人,流動科研人員400 人;聯合實驗室固定人員共計200 人,其中院士1 人,流動科研人員300 人。對標國際啟動建立海外科學家開放工作室,首個開放工作室——海底有纜觀測開放工作室順利籌建,德國雅各布斯大學Laurenz Thomsen 教授正牽頭組織歐洲多國專家團隊來實驗室工作,首批5位。還啟動實施“鰲山人才”培養計劃和引進計劃,面向全球遴選領軍科學家、卓越科學家、優秀青年學者和杰出工程師。

  



  青島藍谷累計匯聚270多個項目

  海洋國家實驗室是青島藍谷華彩一章。作為服務國家海洋強國戰略和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建設的重要平臺,青島藍谷已累計引進建設創新創業項目270余個,其中擁有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國家深海基地等22家“國字號”科研機構和山大青島校區等22所全國知名高校的科研院所,呈現出“海洋+” 創新要素、“國字號”“中字頭”科研項目、名牌院校、涉海涉藍精英人才等優勢要素快速聚集的發展態勢……一個世界級的海洋科技創新高地已崛起于鰲山灣畔。

  “以海洋教育科技為特色的青島藍谷,發展鰲山灣未來之城,是新舊動能轉換的最重要創新引擎。”在即墨市委十四屆三次全體會議上,即墨市委書記、青島藍谷管理局黨委書記張軍如是說。在他的規劃中,下步發展的重點是依托海岸線和海島等資源優勢,重點布局科研教育、大健康、綠色環保等現代產業,打造以海洋科研、教育、技術創新為引領的鰲山灣創新之城,以具有海洋特色的文化、旅游、健康、體育等幸福產業為支撐的鰲山灣幸福之城,以推進海水淡化、海綿城市、國家森林公園農業公園建設等綠色環保為內容的鰲山灣生態之城。

  根據《青島藍谷行動計劃綱要(2016—2020)》,圍繞打造國際海洋創新高地這一總體目標,青島藍谷確立了海洋創新要素集聚區、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宜居宜業宜游宜養生態區三大功能定位,打造海洋科技研發中心、海洋成果孵化和交易中心、海洋新興產業培育中心、藍色教育文化和人才集聚中心、藍色旅游和健康養生中心五大中心。力爭到2020年,將青島藍谷打造成為青島驕傲、中國推崇、世界矚目的世界著名海洋科技新城。

  作為青島“東部灣區”的核心,作為帶動即墨向更高層次跨越發展的引擎,青島藍谷蓄勢待發:圍繞打造世界級海洋科技創新高地,推動國家海洋設備質檢中心、中船重工725所等項目投入使用,四川大學、西北工業大學研究院正式入駐,山大青島校區二期工程、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青島校區、中央美術學院青島大學生藝術創業園等項目加緊建設;創建一批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支持科研機構和高校開展國際交流,著手搭建海洋智匯云平臺,構筑起線上線下一體化的孵化體系;圍繞打造60萬至70萬人口集聚的青島“衛星城”,完成新型社區安置,啟用山大附屬小學及幼兒園,開工德國中學,完善交通、醫療、教育等基礎設施;實施硅谷大道等道路工程,力爭青島地鐵11號線年底試通車……藍色創新之火在黃海之濱已然燎原。

   [編輯: 焦琳]

半島客戶端 ?

熱門推薦

房產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