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眾網9月12日訊9月,濟南的泉水依然噴涌旺盛。圍繞這汩汩的泉水,濟南從申請自然與文化雙遺產調整為“濟南泉 城文化景觀”申報世界文化景觀遺產。這是一個慎重的改變,也是一個關乎成敗的改變。新的申請方向,凸顯了濟南的優勢,同時也提高了市民的參與度。
改變方向:從兼顧自然文化到以文化景觀為主
對于世界遺產這個概念,人們都不陌生。通俗來講,自然遺產就是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世界遺產委員會確認的人類罕見的、目前無法替代的財富,是全人類公認的具有突出意義和普遍價值的文物古跡及自然景觀。包括文化遺產、自然遺產、文化與自然遺產、文化景觀四類。
在此前的很長一段時間,濟南泉水要申報的都是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遺產。申遺的范圍是濟南市轄區內十大泉群的自然景觀、地質地貌特征及與泉水相關的歷史文化、古跡等。而現在,濟南明確要將“泉 城”來申請文化景觀遺產,并且劃定了163.68公頃的核心遺產區,確定了89個遺產要素。
從泉水到泉 城,這一字之差,背后是申遺方向的變化,也意味著圍繞申遺所做的一系列工作都要進行相應的調整。
要申請世界遺產,需要對標紛繁復雜的各項標準。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孫華表示,原先的申遺遺產類型是自然與文化雙遺產,意味著兩個方面的遺產價值都要符合世界遺產的價值。“比如說泉水作為自然遺產,作為石灰巖地貌和地形的產物,它和世界其他的泉水有哪些不同,是否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必須說清楚。”孫華表示,另一方面,還要把文化的泉水和附帶的周圍的泉池等景觀是否具有突出普遍價值,和其他園林相比,有哪些特點,要把這個說清楚,“只有兩者都具有普遍價值,才可以申報自然與文化雙遺產。”
北京大學國際遺產研究中心專家陳耀華,在參加首屆國際泉水文化景觀城市聯盟年會暨濟南泉水文化景觀保護國際研討會時表示,現在轉向文化景觀的申請,則只需要關注文化景觀方面的標準就可以了。“可以說這樣更能有效地體現它的價值。”
據了解,文化景觀遺產強調自然景觀的要義是“自然與人的共同作品”,其所需要具備的五個要素分別是:自然基礎、人文因素、自然與人文的交互作用、景觀特征和景觀價值。
濟南“泉 城”符合文化景觀遺產的要求嗎?這一點不妨以其他城市的世界文化景觀遺產來做個參照。目前,中國的世界文化景觀有五個,分別是作為山岳景觀類的廬山和五臺山、作為城鎮景觀類的杭州西湖、作為農業景觀類的哈尼梯田以及作為遺址類的花山巖畫。“從這五個中國的世界文化景觀中,我們可以發現中國文化景觀的三大特點:一是傳統悠久,二是影響深遠,三是風景名勝。”陳耀華說,結合這幾個特點來看,泉城濟南還是比較契合相關標準的。
調整策略:拔高濟南優勢,重新解讀歷史文化
從申請自然與文化雙遺產到申請文化景觀遺產,這實際上是濟南申遺策略上的主動調整。因為如果申請的類別與城市情況不是特別契合,很有可能申請失敗。而調整申請類別后成功,在其他城市已有先例。
日本富士山就是個很好的例子。富士山成為世界遺產用了20年的時間,2013年申遺成功前,富士山也曾以“自然遺產”的方式申報過,但是由于富士山的價值在“自然遺產”方面不夠突出,遭遇失敗。失敗后富士山也考慮申報“文化景觀”遺產,但最終轉向以“文化遺產”方式申報,結果成功。
“這次濟南的選擇既符合濟南遺產特色,又契合世界遺產的類型,”山東旅游職業學院黨委書記陳國忠認為,“作為遺產來講,在自然發展的過程中要講究穩定性,如果申請自然和文化雙遺產,那么作為自然遺產的標準來講,泉水本身的不穩定性是濟南面對的最大問題。”
此外,在陳國忠看來,泉水在濟南有不少已經帶有明顯的人類活動的痕跡,不太符合純自然遺產的國際標準。“泉 城申請文化景觀遺產,符合世界遺產的標準和濟南自己的特色,真正突出了濟南泉水和城市,人和自然共同作用形成的最大優勢,同時也克服了自然遺產不穩定的弊端。”
“這種調整既是一種策略性選擇,也是對城市歷史文化的重新解讀。”山東大學旅游系教授王晨光說,“這是一種正確的解讀,解讀出了濟南歷史文化的獨特性。因此,這種調整既是重新認識,也是重大的進步。”
在濟南市名泉辦副主任楊波的理解中,這種調整實際上是對濟南優勢的一種拔高。“以前泉水申遺的時候,濟南也是有著獨特的優勢,因為濟南的泉水是在城市里的,和在自然界里的泉本身有著很大的不同。”楊波表示,在此前泉水申請自然與文化雙遺產時,其實就已經有了泉水和泉 城的關系在里面,“只不過那個時候,這一層次的內容相對少一些,而我們現在更加強調了泉 城這一文化景觀,城市比重有所增加,更加凸顯了濟南的特色和文化內涵,將濟南的優勢再次拔高了一些。”
提升要求:申請難度沒有降低,更強調保護與利用
以前需要對標自然遺產和文化遺產的雙重標準,現在只需要對標一種,這是否說明申遺難度降低了呢?
對此,孫華表示,并不能這樣理解。“文化景觀遺產更多的是強調一種整體性和互動性。”孫華表示,如果只是文化遺產,例如建筑、園林,只需要對具體的遺產進行論證即可。而泉 城申遺,更加要求一種整體性。“這就要求城市肌理不能遭到破壞,歷代政府的行政區、管理機構、古今文化設施等系統要存在,以及趵突泉標志性要保留。”
同時,文化景觀不能光是漂亮。“文化景觀還要求有人在里面居住,保護文化景觀不是保護現有的狀態,而是保護其持續性,要求里面有原住民,維持人們的正常生活。”孫華說:“既要保護又要發展,所以給保護和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泉 城文化景觀的申遺,還更加強調一種互動性。“濟南因泉而建、因泉而興,濟南的城和泉有很密切的關系,城市規劃布局,街巷格局和泉水有很大的關系。”楊波表示,由泉水申遺調整為泉 城申遺,則是更好地體現了這種人和城市發展過程中尊重自然、融合發展的互動過程。
這種互動過程,也正是在申遺過程中要著重闡釋清楚的部分。陳耀華表示,濟南要重點理清泉與城的相互關系。在申遺中,要把重點問題闡述清楚,一個是泉水形成的地質學、氣象學、水文學等背景以及展示,另一個是城市形成發展與泉水的相互關系,尤其是闡釋“泉水如何成為城市的靈魂”這一問題。
與此前泉水申遺時十大泉群的自然景觀等范圍相比,89個遺產要素包含的范圍要更廣,門類也更全。除泉水外,人工水道、人工湖泊、人工渠系、水閘、城墻遺址、公共泉水空間等,無一不是在展示著泉水給城市帶來的變化。
“這座城本身就是老百姓住的地方,生活的地方,所以泉 城申遺與泉水申遺相比,跟市民的關系更加密切,市民的參與也會更全面更廣泛。”楊波表示,市民到泉水浴場游個泳,在泉邊戲水,都屬于文化景觀遺產的一部分,“可以說濟南市的每一個人都已經融入到申遺當中了。”
核心遺產區確定
9月6日,“濟南泉·城文化景觀”申遺啟動,申遺的核心區劃分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濟南市城鄉水務局局長翟軍在當天的大會上作報告時指出,濟南市通過泉水申遺保護管理規劃研究,確定核心遺產區163.68公頃,緩沖區840公頃,環境協調區1588平方公里。結合管理主體情況,將核心遺產區劃分為3大類(園區景區、城市河道、街區)9個保護區劃(大明湖保護區、趵突泉保護區、五龍潭保護區、護城河保護區、東濼河保護區、西濼河保護區、小清河保護區、芙蓉街—百花洲—珍珠泉保護區、將軍廟保護區)。
在此前一天舉行的濟南泉水保護國際研討會上,北京清華同衡規劃研究設計院歷史文化名城所所長閆照介紹,在核心區范圍里面,包括趵突泉、大明湖、黑虎泉、珍珠泉,包括我們的泉渠,大明湖的特色,還有包括城市的護城河、一些寺廟和水閘的遺址,包括傳統的街巷和水渠兩側的傳統民居的一些內容。“通過泉水申遺價值研究,確定濟南古城冷泉利用系統的價值鏈體系,包括泉水泉池、人工河道、人工湖泊、人工渠系、水閘、公共空間、街巷、宅院、園林、寺廟10大類遺產要素類型,共計89個遺產要素。”翟軍介紹。據了解,目前統計的89處遺產要素是初步結果,隨著對泉水保護工作的深入,還會出現刪減或增加。
為泉水文化聚落孤本
“專家認為以濟南古城冷泉利用系統為核心的 濟南古城名泉文化景觀 是濟南聚落發展過程中基于濟南巖溶水系統冷泉集中出露所形成的特殊泉水環境,經過人與環境的長期互動和演進而最終形成的獨特大型聚落冷泉人工利用循環體系。”翟軍說,它代表了中國乃至世界范圍內聚落泉水資源利用體系的獨一類型,凸顯了濟南人民水環境治理與利用的高度智慧,對今天人類尊重自然、合理利用自然、實現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這一文化景觀也是現代化城市化進程的迅猛發展中所剩不多的“大型泉水文化聚落孤本”。
遺產要素是申遺條件的重要組成部分,參與濟南泉城文化景觀遺產要素價值研究及保護管理規劃情況工作的閆照介紹,“濟南泉·城文化景觀”符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世界文化遺產申報標準的兩個條件,首先它是一個非常好的文化的價值,同時是人與土地非常好利用的一個杰出的范例。
獨特的泉水利用體系
“我們認為從完整性來說,濟南泉城文化景觀完整保存了遺產的物質與精神層面的整體價值。同時從真實性來說,在近千年的景觀持續演變和疊加,以及附著了文化元素的過程中,真實的保存并傳衍了人泉互動產生的豐富而復雜的泉水利用體系,這是我們認為非常重要的支撐。”閆照說,這是在23處世界遺產名錄及預備名錄里的要素以及19處中國歷史文化名城,15處國內外其他城市聚落的對比中得出的結論。
閆照介紹,從遺產價值來看,濟南泉水設施非常多,體現出點、線、面非常多種的景觀表現形態,同時它與建筑、街道、古城關系密切。同時從水文來看,非常多的遺產都是溫泉居多、冷泉較少。“同時對比泰安古城和邢臺古城,無論是真實性、完整性,還是代表性,濟南要素的全面性、復雜性,都是非常好的。就此,我們得出結論:我們認為濟南泉城文化景觀代表了受東方文化影響下的中國傳統泉水城市聚落,也是中國乃至世界范圍內聚落冷泉資源利用體系的獨一類型。”
2007年6月,南方喀斯特一期被評選為世界自然遺產并入選世界遺產名錄,2014年,中國南方喀斯特二期也獲批為世界自然遺產。中國地質科學院院士盧耀如認為,濟南的泉群是中國北方喀斯特的代表。“好多年以前我就想,我們中國華北地區,應該有一個世界喀斯特的遺產。這個遺產是什么?就是以濟南泉群為代表。”
89處遺產要素是啥?
41處泉水要素:
比如,趵突泉曾經是根據河南安陽出土的甲骨文考證,最早的趵突泉是起建于商代,約公元前1675年到1029年這樣的區域。在它的整個修繕過程中,趵突泉經過了多次修建,泉池經過了多次變化,但是作為主要水源之一,以及作為濟南七十二泉之首,歷代名人很看中它的精神和文化內涵,一直延續至今。
8處人工水道:
護城河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泉水的水道。
2處人工湖:
包括北邊的大明湖和百花洲。
4處人工渠系:
包括2條明渠和2條暗渠,均位于兩處濟南市的省級歷史文化街區內。
3處水閘:
包括1處城墻遺址。這3處水閘,主要是剛才提到的它是泉水調蓄過程中,對旱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一處五柳閘作為遺址公園的展示。
4處泉水公共空間:
這個公共空間包括重要的泉水旁邊的一些活動空間,它對應著依泉就勢的生活組織方式,包括有民間的信仰以及水利用的寶貴機制等等。
4條泉水街巷:
它們也都分別位于省級的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范圍內,其中一條是從王府池子一直到曲水亭街。
9處泉水宅院:
其中包括曲水亭街15號,它已經列入山東省歷史建筑保護的范圍內,同時也是由濟南市作為掛牌的泉水人家的文化點,向公眾開放。
8處泉水園林:
其中一處萬竹園,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6處泉水寺廟:
這6處泉水寺廟,有4處省保、1處市保,還有1個保護規劃建議中申報為市保。其中一個例子就是位于大明湖北邊的北極閣。
(綜合濟南商報、齊魯晚報消息)
[編輯: 李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