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侯坤
伴隨著互聯網外賣平臺的興起,大量餐盒垃圾越來越成為令人頭疼的環保難題。記者獲悉,塑料餐盒雖屬于可回收物,但由于垃圾分類體系的缺失,這些可再生資源正日復一日地被當做普通垃圾填埋或焚燒。目前,美團外賣、餓了么、百度外賣三大外賣平臺日訂單總量已超過2000萬單,按照每個訂單平均需要兩個餐盒來測算,每天就要產生約4000萬個廢棄餐盒。(7月4日《北京日報》) 三大外賣平臺每天產生約4000萬個廢棄餐盒,一年算下來就是一百多億個,如此天文數字足以震撼每一個愛護環境的人。問題已迫在眉睫,整治廢棄餐盒白色污染,首先就要明確外賣企業的責任與義務。依據“誰污染誰治理”的環境保護基本原則,外賣平臺不能僅僅享受行業迅速崛起的紅利,也必須承擔起相應的責任。
當前的現實是,很多外賣企業“只管經營賺錢,不管污染治理”。那么,是不是這些外賣企業沒有能力回收處理自己送出的廢棄餐盒呢?筆者認為并非如此。外賣企業既然可以使自己的營銷觸角無孔不入,同樣也可以把回收工作做到細致入微,問題還是在于它們有沒有行動意愿。當然,無論是實行“餐盒換錢”等回收制度,還是廣泛應用“綠色餐盒”,外賣企業都會增加成本。
目前,雖然也有外賣企業表示要對環保盡責,但往往停留于口頭上,多屬于企業自律,缺乏外在監管約束,成效難有保證。對此,有關部門理應加強監管,建立健全行業社會責任體系,使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和環境義務成為外賣行業的共識。
客觀來看,付出必要的經濟成本,既是企業擔負社會責任的體現,也有利于行業的長遠發展。除此之外,政府與社會、企業與消費者還須通力協作,共同構建起系統的外賣白色垃圾回收處置渠道,使外賣行業的發展更加綠色環保。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jr22wz.com/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編輯: 劉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