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謝曉剛
為加快建立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全面推進廈門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近日,廈門市委辦公廳、廈門市政府辦公廳印發《廈門市2017年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明確了廈門市今年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目標、任務和要求。(3月23日《廈門日報》) 從廈門市《方案》中可以看到,市委主要領導親自掛帥,成立了市、區級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機構,配備專門人員。制度層層下發,明確了二十幾個部門的責權力。廈門市此舉再次燃起了社會民眾對垃圾分類的期待。
“分類產生價值,垃圾變成資源。”曾經有一段央視有公益廣告給百姓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從而也使垃圾要分類放置成為一定的共識。2000年,建設部公布將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8個城市作為首批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試點城市,然而17年過去了,垃圾分類依然在原地踏步。對此,至少可以得出以下幾條教訓:一些城市垃圾分類體系還不完善;很多地方的垃圾處理硬件設施還不健全,百姓無法感覺到資源再利用帶來的利好;部分城市出臺了法規確保垃圾分類進入正軌,但顯現出來的功效較為滯后,無約束力又無保障力。
基于此,不能將垃圾分類效果不佳簡單歸罪于百姓素質低,畢竟解決好垃圾分類的現實尷尬,除了要繼續提升社會共識外,政府部門也應出臺更多的鼓勵措施,為垃圾分類提供更加便利的條件。說到底,垃圾處理是項系統工程,要實現垃圾的資源化、減量化和無害化處理,就必須讓市民知曉做好生活垃圾分類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首要環節。
因此,期待廈門市認真總結好這17年來全國各地對于垃圾分類的經驗教訓,探索出臺行之有效的垃圾分類管理辦法。畢竟,17年的“馬拉松”跑下來,是該抵達終點了。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jr22wz.com/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編輯: 焦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