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王學義
日前,某第三方檢測機構發布消息稱,德芙一款巧克力產品在德國實驗室中被檢出礦物油含量“超大幅偏高”,可能會給肝臟、脾臟及淋巴結等器官造成損害。3月7日,德芙方面表示,該機構把食品送到國外去檢測已超出了檢測范疇,同時聲稱產品“符合全球統一標準和中國法律要求”。(3月8日《北京娛樂信報》) 莫非真是“吃一口巧克力,搭一點礦物油”?在食品安全大于天的當下,此事迅速成為焦點。而該第三方檢測機構與德芙各執一詞,也讓公眾一頭霧水。
首先,就像專家所說,對于此事大家不必過于恐慌。礦物油并非直接添加在巧克力中,而很可能是從生產設備的潤滑油或包裝紙上遷移過去的。
而雙方開撕的背后,其實是標準的空缺。如同專家所言,截至目前,歐盟尚未對此類成分提出限值。德國聯邦風險評估研究所曾建議,從包裝遷移到食品中的相關成分應控制在4毫克/千克以內。但這只是德國的一個參考值,并不是標準。而且,對于食品中的礦物油含量,中國也未出臺相關的限量規定。
其實,消費者最關心的是:含礦物油的德芙能不能吃?但目前能得到的答案卻是:還沒有研究證實,這種低劑量的物質究竟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多大影響。
對涉事企業而言,無論是聲稱符合標準也罷,要訴諸法律也罷,都屬自由范疇,但必須明白一個道理:消費者不想當專家,只想要健康安全的食品,也會堅決“用腳投票”。企業最應該做的是正視問題,改進生產工藝,盡最大努力減少食品中礦物油含量,以實際行動來贏得消費者信任。至于相關部門,則應認真考慮一下,是否該拿出標準來了。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jr22wz.com/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編輯: 劉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