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王學義
日前有媒體報道,在剛剛過去的汛期,承擔著增強城市防澇能力重任的30個海綿城市試點中,有19個出現內澇,有人因此認為海綿城市試點失敗了。9月12日,住建部官網發文指出,海綿城市建設不會立竿見影、一蹴而就,目前海綿城市建設還在加快推進。(9月13日《京華時報》) 媒體的數據一出,住建部立馬坐不住了,有的專家也趕緊表態,“絕不能就此對海綿城市建設橫加指責,甚至簡單地否定”。海綿城市,當然不是一天就能建成的。雖然國家于2012年4月就提出了“海綿城市”概念,但第一批試點2015年才開始。中央對試點城市考核的時間表是5~10年,而目前首批試點工作啟動僅一年多。如今就討論是否失敗,確實有些操之過急。
不過,公眾還是樂見這種“互動”:媒體提出質疑,官方立即回應,專家也出來發聲。尤其是對于海綿城市這種容易引人聯想,又不為大眾所了解的項目。一方面,城市內澇牽動著太多人的心,近幾年,從南到北一有大雨就動輒啟動“看海”模式,加劇了公眾的焦慮。另一方面,海綿城市造價昂貴,住建部部長陳政高曾公開透露,預計海綿城市建設投資將達到每平方公里1億元至1.5億元。這其中很多都是納稅人的錢,人們自然想知道錢花到了哪里?花得到底值不值?假如耗費巨資仍然內澇,總該有個說法。
雖然海綿城市很專業,但公眾還是希望官方能更多“科普”一下。事實上,在很多地方,海綿城市也確實發揮了成效。比如,據報道,今年7月2日,常德城區遭遇特大暴雨,遠超降雨日排干量的設計能力,但在海綿城市已建成項目區域未出現連片積水現象。顯而易見,將目前海綿城市試點已取得的實效擺出來,將項目進展程度、確切數據、成績和不足都公布出來,讓人們看得見摸得著,自然可以安撫民心,消除質疑。反之,假如信息依舊不透明,只是武斷地讓公眾“不許聯想”,效果又能怎樣?
另外,學界也有不少關于海綿城市的聲音。比如,著名景觀設計專家俞孔堅近日就表示,目前對海綿城市的理解還有待拓展,要在國土和區域、流域尺度上,系統疏通自然水系之筋絡,建立生態基礎設施,才能讓一些城市告別“一下雨就看海”的尷尬境地。這難免讓人想到,經歷了大規模填湖之后,武漢市雖投入巨資依然內澇。在建設海綿城市過程中,如何抑制城區無序擴張的沖動,少一點對自然的侵襲,讓規劃更細、更硬,這是必須解決的問題。
關于海綿城市,多一些探討也好。主管部門不僅要“加快推進”,更要有聽取各方意見、仔細論證、開門決策的勇氣和耐心。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jr22wz.com/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