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令仁教授和丈夫。(資料片)
齊魯晚報記者王小蒙萬兵
全校唯一留辮子女生 孔令仁1924年生于濟南,1937年在上海市立必德小學畢業(yè),并當選上海市的模范生。孔令仁小學畢業(yè),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隨后舉家搬遷到重慶。到了重慶后,母親于萍薌想讓她在南開中學讀書,找到學校教務長,說到讀小學時已經(jīng)學了英語,并榮獲了上海模范生,孔令仁才被南開中學接納入學。
孔令仁教授在回憶錄中提及,南開中學校紀極嚴,初中生按童子軍編制,男生一律光頭,女生頭發(fā)長不能過耳。當時她扎著兩個大辮子,教務長說上學可以,必須把辮子剪掉。好在那時有學生向校方提議,學生表現(xiàn)是看學習成績,不是看頭發(fā),這樣她的辮子才沒被剪掉,于是成了全校唯一留辮子的女生。
輾轉(zhuǎn)多校就讀后,1942年孔令仁考取昆明國立西南聯(lián)合大學,就讀于歷史系。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1946年秋季,原組成西南聯(lián)大的北大、清華、南開三校各自返京、津復校,于是孔令仁選了清華大學歷史系,1947年畢業(yè)。
解放之初,各方面都急需俄語人才,孔令仁就在山東大學的俄文班當起了旁聽生,此后在山東大學歷史學院執(zhí)教長達半個世紀之久。做學術(shù)要甘坐冷板凳“白皙的面龐,戴一副高度近視眼鏡,濃密的齊耳短發(fā),用最簡單的鋼絲卡別在耳后,一件包扣的藏藍色上衣已經(jīng)洗得發(fā)白,聲音里透著一種執(zhí)著……”那是1978年李岫第一次見到自己導師的印象,自此這種優(yōu)雅定格在她腦海中 鱾?三十多年。
直到兩年前,山東大學校報攝影記者楊云雷為鮮花叢中的孔令仁拍照時,仍毫不吝嗇地形容她,“如少女般地笑著。”楊云雷回憶,那是在孔令仁九十大壽時,領(lǐng)導、朋友和學生紛紛去家里為她祝壽,鮮花擺滿了整個屋子,她雙膝并攏端坐著,被人親切地稱呼為“大美女”。
自然的優(yōu)雅是孔令仁給不少人最初的印象。“即使已經(jīng)91歲高齡,她依然穿著十分得體,甚至可以用時髦來形容,一絲不茍的滿頭銀絲、金絲邊的眼鏡、閃亮的珍珠項鏈,溫婉的談吐清晰有力……”陳肖(化名)回想起兩年前見到孔令仁教授的那一幕,至今仍覺仿佛在眼前。
自然的優(yōu)雅是孔令仁給不少人最初的印象,而這種優(yōu)雅源于她內(nèi)在的涵養(yǎng)。“做學術(shù),一定要不為名不為利,不草率行事,要甘坐冷板凳。”在一份孔令仁生前的錄音整理中,可以看出她對于做學問的一絲不茍。
不僅如此,在孔令仁看來,治學必須有自己的思考,“要有自己的判斷,再來看書,要把學的東西能夠?qū)W以致用”。這種治學態(tài)度讓她很自信地說:“我?guī)С鰜淼难芯可际欠浅T鷮嵉摹!?br>
對待學生像自己孩子 作為孔氏后裔,孔令仁在待人接物方面也恪守很多原則。她曾在追憶母親的文章—— —《母親是我心中無形的天秤》中提到,母親于萍薌在她心中是一位十全十美的完人,更是她的典范和行為的準繩。“假如孩子們對我的評價,猶如我對母親評價一半的話,我就會感到?jīng)]有白活。”
其實,孩子和學生們對孔令仁教授的評價,早已遠遠超出她當初對自己的期許。
“大人沒有開始用餐,小孩兒也不應隨意動筷子。孩子放學或外出回家,見到屋內(nèi)的人都要按輩分長幼依次稱呼,若是有客人在場,也要依次問候。”她以此言傳身教,成為家風最集中的體現(xiàn)。
其子由沛還記得,自己被同學笑話為“右派”時,母親堅定地告訴他,要做一個有自信的人。由沛用南瓜給母親做第一頓飯時,母親直夸他孝順,并鼓勵他多多嘗試。受母親影響,他只要在家,都會包攬家務。
山東大學民俗研究所教授朱以青,至今還記得導師孔令仁教授對學生們?nèi)绾卧趯W業(yè)上嚴格要求,生活上關(guān)懷備至,就像對待自己的子女一樣。“在計劃經(jīng)濟年代,物資供應比較匱乏,為了給我們改善生活,每逢節(jié)假日,導師都邀請我們到家里吃飯,每次都是她親自下廚。她做的涼拌什錦、水果沙拉很有特色,我們都很喜歡。”
學生張業(yè)賞記得,孔師與四個學生在她家那頗顯擁擠但布置得頗具書香味的書房里圍桌而坐,孔師侃侃而談,他們靜靜聆聽。“課間休息時,孔師拿出家里儲藏的蘋果給我們吃。我平生第一次吃用紙精心包裹的放得泛黃了的蘋果,那種味道至今還能回味起。在葡萄成熟的季節(jié),孔師還會和我們一起摘自家的葡萄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