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韓金惠
在高考制度歷經改革的今天,復讀生與應屆生的不平等早已不存在,但是,加分政策的公平性、招考名額區域分配的公平性,仍需要教育部門時刻保持警惕。如何確保歷史的錯誤不再重演,我們能做的就是以史為鑒,從政策制定到貫徹執行都最大限度地維護公平。 灌南縣是距離連云港市區最遠的縣城,也許是較為偏僻的緣故,這里很少得到外界的關注。今年6月,一封實名舉報信打破了小縣城的平靜。信中稱,如今在當地擔任公職的一對夫妻,多年前曾冒用他人學籍考入大學。記者經過3天的調查發現,當年頂替學籍參加高考并最終化名生活多年的人不在少數。一位親歷者向記者透露,在特殊的歷史時期,僅灌南一縣,就至少有千余人頂替學籍參加高考,其中不少人如今已是當地相關職能機構的主要負責人。(6月19日《現代快報》)
冒用別人的學籍參加高考,頂著別人的姓名長達20多年,而且這樣戲劇化的事情不僅在一個小小的灌南縣,在江蘇甚至全國都出現過。明顯的錯誤,為何能在一定程度上成為見怪不怪的事情呢?
“總覺得像做錯了什么,但又確實不是我們的錯”,曾經的冒名替考者的一句話道出了當年替考的“隱情”。20多年前冒用學籍替考,在一定程度上是特定歷史時期的畸形產物。按照當時的國家政策,高考前有一個預考制度,考試通過后才能參加高考,很多人被擋在了高考的考場之外。另外,在預考階段,應屆生的過線分數比復讀生要低,再加上學校也有應屆生升學的考核壓力,因而頂替輟學學生的學籍參加高考,這一現象在當時時有發生。更重要的是,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考上大學是很多人跳出農村的唯一途徑,于是便催生出一條龍造假、集體違法的荒唐行為。
我們承認預考制度的推行在當時有客觀原因,畢竟報考人數眾多、高招名額有限。但是這項制度卻在源頭上破壞了教育公平。更嚴重的是,當時的配套措施和執行力度也存在諸多不足,進一步加劇了這種不公。如果按照現任灌南縣某中學副校長楊某的估算,光灌南一個小縣城,就至少有一千人通過這種方式參加了高考,那么由于把關不嚴而帶來的其他舞弊行為也可想而知。
制度制定的不公平加上執行的隨機性,造就了冒用學籍替考的歷史錯誤,而這樣的錯誤也是給今天高考制度的一記警鐘。在高考制度歷經改革的今天,復讀生與應屆生的不平等早已不存在,但是,加分政策的公平性、招考名額區域分配的公平性,仍需要教育部門時刻保持警惕。如何確保歷史的錯誤不再重演,我們能做的就是以史為鑒,從政策制定到貫徹執行都最大限度地維護公平。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jr22wz.com/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