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王傳濤
工信部稱,截至10月底,我國固定寬帶和移動流量平均資費水平下降幅度已超過50% 、39%,完成提速降費年度目標;預計全年4G用戶突破3.8億,IPTV用戶超4500萬;今年工信部配合相關部門處置違法違規網站4378家,競爭秩序進一步規范。(12月24日新華社) 說到網絡的“提速降費”,這一次工信部拿出了一份讓自己滿意的成績單。“目標完成”“秩序規范”等詞語,也是信誓旦旦。可是,對于這個已經完成的目標,許多網友卻好像并不怎么買賬,有人質疑,為什么沒有感受到?更有人直接編成了段子:“問,已經開始了嗎?答:已經結束了!”
官方宣布出來的成績而很多老百姓感受不到,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我國官方與坊間,有兩套話語系統。具體來說,一些文件和報告中,往往有一些大而籠統的數字,也有一些說到哪里都正確無比的術語,比如,前面說的“目標完成”“秩序規范”。但老百姓不管這些,每個人想看到自己的手機流量費、家庭寬帶費有沒有降、速度有沒有提升?如果沒有,就會提出質疑。
客觀而言,從某個角度講,速度更快、收費降低的表述也應該是能成立的。但作為政府管理部門,這時候應該做的不是自我表揚,而是應該問一問營業商,廣大網友在其中到底享受到了什么?
政府部門,應該是運營商與消費者之間的中立者和仲裁者。在運營商有沒有完成相關整改工作的問題上,政府部門應該要多聽一聽網友的感受,同時應該責成運營商來一些更加實際的優惠。如若不然,“提速降費”之事就可能會在自說自話中蒙混過關。
“未開始”的民間體驗,與“已結束”的成績宣傳,猶如在判若兩個世界的話語系統中自說自話。除了行業壟斷、市場競爭不充分的原因之外,監管的乏力也再一次擺在社會面前。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jr22wz.com/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王泯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