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李紅梅
不用背井離鄉、遠渡重洋去“取經”,在國內就能入讀世界一流大學,想想就讓人心潮澎湃。當然,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絕不是朝夕之功,既要有決心與信心,也要有恒心與耐心,更要有改革的勇氣和魄力。 國務院近日印發《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要求堅持以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為核心,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支撐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為導向,堅持“以一流為目標、以學科為基礎、以績效為杠桿、以改革為動力”的基本原則,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 我們什么時候才能擁有世界一流大學?一直以來,這個追問始終困擾著中國高等教育。環顧周圍,許多青年才俊選擇去國外留學,背后的原因不僅僅是對應試教育的焦慮和不滿,更有對國外優質教育資源的仰慕和渴求。
為了提升高等教育水平,我國自上世紀90年代起先后實施了“211工程”“985工程”等重點建設項目,使國內一批重點高校和重點學科建設取得重大進展,世界知名度和排名逐漸提升。然而,重點建設中存在身份固化、競爭缺失、重復交叉等問題,中國高校與牛津、劍橋、哈佛、麻省理工等世界一流大學相比,在科研創新、制度創新、精神文化創新等方面仍有明顯的差距。國務院此次發布《總體方案》,為具有中國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繪制出頂層設計,是新時期我國推動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重大戰略部署,有利于進一步加強高等教育資源整合。
不用背井離鄉、遠渡重洋去“取經”,在國內就能入讀世界一流大學,接受世界一流的高等教育,想想就讓人心潮澎湃。即將啟動實施的“雙一流”建設戰略,明確了“三步走”的路線圖:到2020年,部分大學進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學科進入世界前列;到2030年若干大學進入世界一流大學前列;到2050年,中國整體成為高等教育強國。明年開始,《總體方案》將與十三五規劃同步實施,在家門口讀世界名校的中國夢將一步一步照進現實。
當然,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絕不是朝夕之功,不能盲目追求規模和排名,而需要慢慢沉淀積累。在這個意義上,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既要有決心與信心,也要有恒心與耐心,更要有改革的勇氣和魄力。各高校和科研院所亟須在堅持中國特色、立足自身優勢的基礎上,激發內生動力與發展活力,瞄準“世界一流”的目標,匯聚優質資源,不斷提高自身教學水平和創新能力,培養一流人才,產出一流成果。相關新聞詳見本報今日A27版本報評論員 李紅梅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jr22wz.com/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王泯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