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韓金惠
“訛到了就賺了,訛不到一句‘對不起’就完了”,當這樣的想法驅使訛人者肆無忌憚時,最有效的辦法是讓法律站起來。揚一善不如懲一惡,要想破解“扶不扶”這一道德難題,必須要回歸法治。 近年來,扶人被訛以及肇事者冒充好心人的事件屢屢發生,成為社會熱點。這極大消耗了社會的誠信資源,成為亟待解決的社會問題。有統計表明,今年10月前的149起因扶人引發爭議的案件,80%左右的案件真相最終被查明。其中冒充好人的撞人者32例,誣陷扶人者84例??墒怯炘p處罰率基本為零。(10月16日《人民日報》) 拍照先行、測謊鑒定,這年頭,做好人沒有點“技術含量”好像還真不行。助人為樂、見義勇為本是幾千年流傳下來的中華美德,但是在今天,“扶不扶”卻成了困擾很多人的道德難題。不知從何時起,詐撞詐扶的新聞就沒有間斷過。為此,一些地方嘗試了老年人意外險、“委屈獎”等五花八門的辦法,但結果不僅不能解決問題,反而可能使問題更復雜。
事實上,當前社會之所以陷入“扶人被訛”的怪圈,原因之一就是以往人們總是將此作為道德問題,即便訛人的行為被證實,也頂多是出來道個歉,鮮有承擔法律責任者,更別說被提起公訴的了。然而,在訛撞訛扶這件事上,其行為已經突破了道德底線,而上升到了法律層面。第一,可能觸犯了治安管理處罰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明確規定,盜竊、詐騙、哄搶、搶奪、敲詐勒索或者故意損毀公私財物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1000元以下罰款。訛人行為應該被歸于敲詐勒索,按照法律規定進行處罰。第二,還可能要承擔民事法律方面的責任。例如給被訛詐的人造成經濟損失(比如誤工)時,必須由違法人承擔責任;如果是造成精神損害,讓做好事的人名譽上受到了傷害,這種情況既可以在行政處罰過程中同時加以解決,受害者也可以單獨提起民事訴訟來解決。
所以,對于訛人者,無論基于何種理由,都不能讓其若無其事,查明真相后提高違法成本才是解決“扶不扶”難題的核心和本質。立法部門應該對訛人行為進行法律上的界定,并對給出明確的處罰標準。另外,訛人案件發展到今天已不再是簡單的民事糾紛,公安部門應積極、及時地介入,盡可能還原事實,而非任憑公眾輿論去聲討。
“如果訛到了就賺了,訛不到一句‘對不起’就完了”,當這樣的想法驅使訛人者肆無忌憚時,我們再去探討是“老人變壞了,還是壞人變老了”,恐怕沒有多大意義。這時候,最有效的辦法是讓法律站起來維護這個社會的公平正義。法律規范之所以為廣大民眾所遵守,就是因為這些規范背后隱藏著國家強制力,而人們由于害怕受到法律的懲戒,就會遵守合乎道德原則的法律。所以,在訛撞訛扶這件事上,揚一善不如懲一惡,要想破解“扶不扶”這一道德難題,必須要回歸法治。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jr22wz.com/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王泯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