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新華社報道,長春100多位投資者的近億元資金“打水漂”,委托的18家民營投資公司相繼集體“消失”,引發社會關注。類似的一幕,其實并不罕見,但本案特殊之處在于,這些投資公司不少竟是利用工商登記改革的“低門檻”、“0元開公司”。非法集資的“黑陷阱”,似乎就這樣披上了合法的外衣,改革的紅利竟然也成了不法之徒的盤中餐。
從這個角度看,“0門檻”“0元注冊公司”的本意全被跑偏。其實,不是政策不對路,而是落實走了樣。簡政放權、商事登記改革絕不是一放了之,而是要放管結合,既放下進入的門檻,又拉起監管的柵欄。簡單的道理重復了多遍,一些地方政府還不當回事,背后還是利益驅動。審批權在握,有油水,當然愿意干,監管權沒油水、還易得罪人,又何苦費勁?于是,前籬笆宿貓,后柵欄走狗,就難免此起彼伏了。
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強調兩只手并用。法無禁止即可為,大家都可來創業,這是市場繁榮的根源;同時,對政府而言法定職責必須為,必須守住創業的邊界。比如,投資興業沒問題,但投資的非法承諾、投資的擔保缺失、投資的安全追責,都得一一關注,做好事中、事后的監管。否則,待到東窗事發,再去追逃、追贓,成本何其高昂!
“0元開公司”絕不等于“0人來監管”。引申觸類,混合所有制改革,不等于一混了之;IPO注冊制改革,也是有監管的注冊。改革,正在中流擊水,正需時不我待,關鍵的一條就是有擔當。愿把有油水的不當權力扔到歷史的垃圾堆,更愿把沒油水的法定職責扛在肩上,這才是法治中國的為官之道。
7月3日《京華時報》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jr22wz.com/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劉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