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美香向記者展示客戶端。
居民家中的熱水器壞了,市民拍個圖片通過客戶端發到社區,志愿服務隊立馬根據照片判斷配件型號,趕到居民家中修好。6月16日上午,市南區珠海路街道發布了“智慧珠海”新模式。記者了解到,該街道建立大數據實現資源共享從而降低行政成本,通過網格化社會服務管理平臺和兩個移動終端,搭建覆蓋全街道的信息網,實現溝通零障礙。“電腦上點一點,每個樓的情況都可以了解,包含該樓有多少殘疾人等。”據街道一位負責人表示,這樣不用每個科室都重新統計,而且可以避免重復救助情況的發生。
記者了解到,2014年,珠海路街道辦事處智慧城區建設項目列入《市南區政府投資智慧城區建設項目實施計劃規劃》,將信息網絡建設、智慧應用建設等作為工作重點,把“互聯網+”引入社會管理服務工作中,在全區率先啟動了智慧城區的建設。
在當天的發布會上,街道有關負責人給記者介紹了信息網的構建。“我們前期派人員每棟樓挨著跑,進行信息采集和核實,結合之前所掌握的情況,建立大數據庫。最終形成社區和街道之間、街道與各部門之間信息共享。”
“比如,在民政工作中,通過平臺即可找到轄區內所有享受大救助的人群,而且可以篩選出所屬的救助類別,避免出現重復救助的情況。”市南區街道辦民政科一位負責人說,殘聯、婦聯等各部門也可以一眼看出救助情況。
據悉,如今的信息網已經實現全覆蓋。街道建立了“街道-社區-片區-樓組-戶”五級網格管理體系,逐戶摸清所有家庭和企業信息,并在地圖上標繪,實現以房找人、以房管人。同時結合街道日常工作,為街道工作決策提供適時、全方位的參考數據。同時,搭建一張工作網,實現過程全監管。設立各個業務科室部門的工作窗口,將重要工作的進展、重要活動的內容以及重要事項的記錄等實時拍照上傳至平臺,實現網格體系使工作高效、便捷。
今年74歲的網格員丁美香告訴記者,她就實實在在感受到了這種便捷。比如說,有居民家里熱水器壞了,孩子不在身邊,她過去拍照上傳到社區,社區工作人員立馬派了志愿者過來修好了,“看了圖片之后,志愿者就知道要用啥型號的東西來修了,兩邊都少跑腿,非常便利。”
“網格化社會服務管理平臺正式運行后,能夠整合街道內社會公共服務信息資源,減少工作人員的重復勞動,惠及街道轄區6個社區內19000 戶居民以及3400余家駐街單位。”據街道有關負責人表示,工作人員核實信息的時候,也不用跑到每家每戶去,只需要調用信息即可。
文/圖 記者 郝園園 實習生 劉梅香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