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苑廣闊
母親節當天,武漢工商學院新聞中心就 “你對自己母親了解多少”在湖北大學、中南民族大學等10余所高校進行調查。在發放的500份問卷中,有71.8%的大學生不知道母親的年齡,67.4%的大學生不知道母親的生日。還有23名學生交了“白卷”,均是男生。 (5月11日《楚天都市報》) 母親節已過,但關于母親節的話題熱度不減,這是值得高興的一件事。不過武漢工商學院新聞中心的調查結果卻引起了很多人的擔憂。大學生們關于母親年齡,生日、最愛吃的菜,所穿衣服鞋子的尺碼等問題的回答都難以令人樂觀。實際上這些問卷調查也同樣適用于父親,一個不知道母親年齡和生日的大學生,多數情況下也不可能知道父親的年齡和生日。
盡管不知父母的生日未必是不孝,比如一些孩子不太注重這種形式主義的東西,但是在平時的生活中卻能體諒父母的辛苦,幫助父母分憂解難。但近七成的大學生不記得父母的生日,其中還是有很多值得反思的地方。
父母是我們最應該感恩的人。而不記得父母的生日,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對父母的不用心,不關心。如果連父母都不關心,不用心,我們很難指望這樣的人對別人關心,對這個社會和國家關心。
此外,大學生不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說明父母與子女之間的交流與溝通存在問題。在孩子剛剛出生,或者是牙牙學語的階段,他當然還不懂得感恩,父母對孩子的付出,幾乎都是單方面的。但是等孩子上了小學,上了初中,父母就應該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感恩意識,培養他對家庭與家人的責任感與使命感。如果父母總是過于關注孩子的分數,成績,把智育教育當成了孩子成才的唯一通道,讓分數成了衡量孩子是否優秀的唯一標準,那么孝道、感恩、責任、使命這些家庭教育必備的人文話題,必然被忽視。
結果在這樣的“偏科”教育下,孩子可以得高分,上名校,但包括孝道在內的個人責任感與使命感卻嚴重欠缺,人文精神也嚴重欠缺。這不管對他們個人的成長還是對人生價值與意義的體驗,以及他們于家庭,于社會,于國家的責任與貢獻,都是不利的。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jr22wz.com/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編輯: 林永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