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珠海二路1號樓的居民大多是退休的教職工,雖然任教于不同的學校,但常年的教學生涯讓他們一見如故,聊天的話題也總離不開學校、學生等。居民鄰里之間互幫互助,關(guān)系和睦融洽,見面都互相尊稱“老師”,被其他樓座笑稱為“老師樓”。
新鮮事居民多是退休教職工
“梁老師,吃飯了嗎?”3月19日下午,今年72歲的王靈芝這樣向樓內(nèi)的鄰居打著招呼。記者詢問得知,原來樓內(nèi)的居民大多都是退休的教職工,他們鄰里之間見面打招呼都喜歡喊“老師”,剛開始是因為工作性質(zhì),后來喊得時間久了,也就自然而然地成為了習慣。
3月19日下午,樓內(nèi)“老頭群”又相約在樓下曬太陽、聊時事、聊教育。今年72歲的山富榮抱怨道:“你們是不知道啊,我那個孫子這不是該高考了嗎,本來想要報同濟大學的自主招生的,沒想到過了報名時間,你們說我是不是得被他氣死啊!”“你孫子不是體育很厲害嗎,你可以先讓他報名特招生,反正也不耽誤參加統(tǒng)一的高考,這也是多層保障啊。”2單元今年73歲的臧之楨建議道。聽了臧老師的話,山師傅心情好了很多,說:“我先走了啊,這就給孫子打電話去”。
據(jù)了解,臧之楨退休前是青島第三十一中學的老師,做過6年的教導處工作,常年的排課、安排教學任務(wù)等使他養(yǎng)成了做事條理的習慣,讓他可以把家收拾得井井有條,也讓他把老伴從死亡線上給拉了回來。臧老師的老伴常年多病,前段時間他老伴呼吸衰竭、心臟衰竭等一系列危重情況同時發(fā)生,都被醫(yī)院下了病危通知。就是在這樣的境遇下,臧老師依然不放棄,在他無微不至的照顧下老伴的身體慢慢地恢復了過來。“正是在教導處工作中養(yǎng)成的習慣讓我可以把家里收拾妥當,也才能把老伴照顧好。”臧老師說道。每天早上起床,他都要先把老伴吃的藥、穿的衣服等準備好,當天的飯食提前搭配好。臧老師樂觀地說:“其實這也沒什么,生活本就是一些瑣碎的事,年輕的時候為學生服務(wù),現(xiàn)在為老伴服務(wù)。”
和諧事樓里有個“維修師傅”
“說起維修,不得不說一下我們樓里住在1單元的山師傅,如果有事找他幫忙準沒問題。”臧老師笑著說道。大家口中的“山師傅”就是山富榮,他退休前在廠里是干機械維修工作的,平時誰家有東西需要維修找他幫忙,他從來沒有推諉過。山富榮說:“我也不圖什么,反正我退休在家也沒什么事,大家都是鄰居,有我能幫上忙的,我也很高興。”臧老師說:“前幾天,我家的水龍頭老是滴水,滴水滴得我頭都大了,我就跟山師傅提了下,他立馬就帶上工具來給我換了一個閥門墊,雖然是很小的事,但是如果我找維修工的話,還不知道得花多少錢呢!”
春節(jié)前,山師傅突然接到一個電話,“山師傅啊,你快過來幫我看看電視吧,我這看著球賽呢,突然就不出像了。”原來是住在樓上的劉老師看球賽時電視壞了,山師傅馬上去他家里給他檢查了下電視,“電視沒有問題,是機頂盒壞了,可能是平時電壓不穩(wěn)導致的。”山師傅說。他幫劉老師修好機頂盒后,劉老師喜滋滋地說:“山師傅,謝謝了,多虧你我才能接著看。”
溫馨事誰有事都能主動幫忙
今年72歲的王靈芝說:“我們樓里鄰居之間都互幫互助,真的很和諧。做鄰居都二十幾年了,從來沒有吵鬧過,大家見面也都很客氣。”白天,老頭子們相約著在樓下聊聊國家大事、教育改革等,晚上,老太太們準時結(jié)伴去跳廣場舞。
2月15日,住在三單元1樓的王靈芝在陽臺上曬著衣服,天突然下起了小雨,正好被在院里溜達的山師傅看到了,就急忙喊王靈芝收衣服。她說:“這樣的事經(jīng)常有,雖然是很小的事情,但是也讓人感覺很溫暖、很溫馨,遠親不如近鄰哪!”
3月10日,住在二單元1樓的梁老師回到家里,發(fā)現(xiàn)客廳淌了一地的水,她說:“當時我整個人都慌了,只知道不停地拖地。”住在一單元1樓的劉老師聽到了動靜,趕忙跑到梁老師家里,給她查找原因,原來梁老師家里一年前剛裝修過房子,暖氣管道也是那時重新安裝的,可能是質(zhì)量不過關(guān),導致管道突然破裂漏水。于是,劉老師趕緊找到暖氣的閥門,關(guān)閉后才停止了漏水。“劉老師,太謝謝你了,虧得你懂啊,要不這大晚上的我找誰幫忙啊。”梁老師說,劉老師又幫著她把屋里的水給清理干凈后才離開。
安心事一棟樓里有兩位大夫
1號樓里住著兩名大夫,這讓居民們住得都非常安心。“住在我們樓里的王大夫和姜大夫都非常熱心,我們有什么頭疼腦熱的,都會讓他們給瞧瞧。”山師傅笑著說,“一單元有個居民得了血栓,想要咨詢一下平時的注意事項,就去找3單元的王大夫問,王大夫非常耐心地告訴他平時需要注意什么問題,指導他要怎么調(diào)理身體等。”2014年春天,一單元臧老師的兒子經(jīng)常頭暈,想測一下血壓,就聯(lián)系了熱心的王大夫。“王大夫連說了好幾個‘沒問題’,讓我們馬上過去,給我兒子量了血壓,還跟我們說了他的建議,讓我們一家感覺非常溫暖。”臧老師說。
三單元的姜大夫是一名外科大夫,平時也是“老頭群”的領(lǐng)頭人物,讓大家都非常信服。居民找上門想看病的,更是從不拒絕,有時候還會親自到居民家里問診,讓臧老師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他的脖子疼得厲害,非常擔心患上了頸椎病,于是就找上了姜大夫想讓他幫忙給看看。“在姜大夫家里,他一連讓我做了幾個動作,最后斷定不是頸椎病,讓我不用過于擔心,還建議我到醫(yī)院再拍個片查一下。”臧老師說,“我到醫(yī)院做了個檢查,果然不是頸椎病,非常感謝姜大夫,他在我害怕的時候給我吃了顆‘定心丸’,讓我懸著的心落了下來。”姜大夫可不是只在這棟樓里有名,經(jīng)常會有樓外的居民來找這位熱心腸的大夫問診,他也從不推辭。
背景資料
為島城教職工建的一棟樓
汕頭路社區(qū)珠海二路1號樓于1995年竣工,是時任山東省委常委、青島市委書記俞正聲在青島為教職工建的第一棟樓,1996年居民陸續(xù)入住。1號樓一共有3個單元,每個單元高6層,一梯3戶,共有54戶。樓內(nèi)居民多為退休教職工,鄰里之間打招呼都習慣稱呼“老師”。
我們的樓座我們的故事
樓座,是街道社區(qū)的一個基本單元,也是工作生活的一個重要場所;樓座,見證著社會發(fā)展,也記錄著滄桑歲月;樓座里,有普通的居民,也有感人的故事……你對社區(qū)哪些樓座比較感興趣?你所在的樓座有沒有故事?本報推出的《樓座》專欄,將探訪每一個有特色,有故事的樓座,也歡迎居民朋友與我們講述有關(guān)樓座里的那些人和事。聯(lián)系電話:13808974070,QQ:578657135,郵箱:zhuhainews@126.com。
文/圖 本報見習記者 于琳劉佳琪 記者 李晨
(來源:半島網(wǎng)-半島都市報)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