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韓金惠
近日,一篇關于油價的帖子引發網友熱議,該帖顯示,2008年到2015年,國際油價分別處于超過140美元的高點和40多美元的低谷。而國內的汽油每升價格都是六塊多。對此,中石化以中歐油價對比為“中國油價高”喊冤。(3月24日《新京報》) 中國油價到底高不高?答案恐怕遠比中石化的回應要復雜得多。美國0.71美元/升,日本1.13美元/升,英國1.67美元/升,從全世界多個國家賬面上的本月油價來看,中國大陸1.08美元/升的油價,的確算不上貴。然而,雖然歐美日等地區油價比中國貴,但上述國家人均國民收入較高,油價占收入比重較低。正如業內人士列舉的例子,挪威一加侖汽油的價格只占挪威人一天工資的3%,而中國一加侖汽油價格約占其人日均收入的30%。其次是油品質量,中國目前僅有北上廣等少數地區的油品質量接近或達到歐Ⅴ標準,國內大多數地區汽油執行國Ⅳ標準,柴油執行國Ⅲ標準,多數地區的油品質量與國際標準存在差距,也就是說中國油品成本低于歐美國家。這樣一比,油價就是貴。
可是,2008年至今,國際油價離最高價差不多跌了100美元,國內成品油價格怎么依舊不見下落?當初國內油價初與國際接軌時,國際市場油價高企,企業進口原油成本很高。為了確保消費承受力,政府不得不給企業以補貼,從而維持成品油價的基本穩定—— 然而令人不解的是,所謂的“油價穩定”幾乎變成了油價“固定”,國際市場油價再怎么跌,國內油價自是巋然不動。
更為關鍵的是,即便是“兩桶油”盈利頗豐的今天,政府補貼仍未取消—— 一邊賺著老百姓的油錢,一邊拿老百姓繳的稅錢,還嚷著油價高是冤枉了自己,不肯多降一點油價讓利于民。2014年11月底至今年年初,成品油消費稅經歷了三連漲,目前成品油稅負比例已增至45%左右。
不管中國與歐美國家國民收入的差距,不顧自身油品質量低下、運行效率低速的現實,更避談近年來企業內部塌方式腐敗增加運營成本的“丑聞”,僅僅通過與各國油價的橫向比較來為自己申冤,沒有任何意義。當然,對于公眾來說,想要的是一個透明真實的油價,想要知道油價里的各種稅費花到了哪里,要實現這些,還要靠油價的市場化改革去打破壟斷局面。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jr22wz.com/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林永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