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惜福鎮街道位于
城陽區東部,外來務工人員比較集中,有40%的學生來自
新市民家庭,目前,街道在校中小學生、幼兒7000余人,其中新市民子女近3000人,新市民子女占義務教育階段在校生比例逐年提升。經濟的快速發展,大規模的城區建設,擁入惜福鎮街道就業 、生活的新市民越來越多,隨之而來的入學適齡兒童更是成倍增長。面對越來越嚴峻的新市民子女“入園難”、“入學難”、“教育難”問題,惜福鎮街道全域統籌,堅持教育公平,優化資源配置,為新市民子女打造“家校”無縫銜接、促進兒童健康成長的關愛服務體系。
優化校園讓新市民子女“學有所教”
隨著新市民的大批擁入,新市民子女“入園難”、“入學難”問題也日益凸顯,最難的當然是學位緊張問題。近幾年,惜福鎮街道進一步加大投入和新校(園)建設力度,2012年投資6千余萬元新建街道中心小學,可容納36個教學班,目前已投入使用;2014年投資5千余萬元新建鐵騎山小學,可容納24個教學班,均按山東省規范化學校標準建設,校舍總面積2.8萬平方米。將于 2015年8 月份啟用。2011—2014年,街道先后新建中心幼兒園、愛心幼兒園、牟家幼兒園、松樹莊幼兒園、南寨幼兒園、王家村幼兒園、惜福鎮幼兒園,并相繼投入使用,各幼兒園均按省、市辦園標準進行配套建設,總投資約7千余萬元。同時,投資配備和更新學校設施設備,利用兩年時間實現7處小學、14處幼兒園塑膠場地全覆蓋,徹底改善了孩子們的活動條件。城陽十中新增籠式足球場、網球場、羽毛球場,學校運動場地達1.9萬平方米,生均12.7平方米;街道注重校園安全,各學校、幼兒園均配備保安,并安裝電子監控設備,配備校車接送學生上下學;食堂建設全部達到A級標準,并配有“電子食安”系統,保障校園食品安全。根據街道“十三五”規劃,下一步將在萃元片區新建一處小學,陸續進行城陽十中、惜福鎮小學、牟家小學的擴建工程,屆時學位將大幅增加,完全能夠滿足周邊新市民子女入學需求;通過公開招標,為學校、幼兒園配備先進教學設施,辦學條件和區域教育的承載力將顯著提高。
同時,堅持以公辦學校為主,全力接納新市民子女入學。按照“就近劃片、一視同仁”的原則,敞開校門,讓新市民子女能夠就近、方便、免費接受義務教育。報名前,提前公布教育熱線,利用報紙、網絡、電視等平臺廣泛宣傳,印發《報名須知》,在社區、學校、幼兒園等多處張貼,使新市民提前充分了解招生政策和信息。報名時,在新市民居住相對集中的學校設立報名點,按照入學兒童的居住地、戶籍情況劃分報名時間段,實施錯時報名,縮短報名等候時間,并且在選擇就讀學校時充分尊重家長意愿。入學時,對于符合條件的適齡新市民兒童全面接收,不亂收費、不設置門檻,堅持“免試、免費”的原則,統籌安排就近入學。對于二年級以上申請轉入的新市民子女,只要符合要求且學校有空余學位就確保安排。
服務均等讓新市民子女“學有同教”
惜福鎮街道明確規定,不設專門接收新市民子女的學校,也不給新市民子女單獨編班,而是將所有學生一視同仁地安排到各校各班中,在升學評優、幫扶救助等方面也都一視同仁,全力實現新市民子女和城市居民子女教育無差別。同時,將家庭經濟困難的新市民子女納入當地家庭貧困生救助范圍,免除義務教育段學生教科書費、作業本費和午餐費,營造和諧、平等、互助的教育氛圍,讓每一位新市民子女都能接受平等的教育。堅持心理關懷人本化,在“千名教師訪萬家”活動中,各學校特別將“加強與新市民家庭的溝通”作為訪問重點,進行全員家訪,在教師中開展“特困新市民子女家庭集中走訪日”活動,對新市民子女和貧困學生家庭情況進行摸底調查。各學校非常重視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采取多種途徑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針對新市民子女的特點,教師通過家訪、電話溝通、城陽網校短信平臺等形式了解其家庭情況,與特殊情況學生一對一結對引導,從生活、學習、社交等各方面培養孩子行為習慣,保護其自尊心,提高其社會適應性。同時設立心理咨詢室、悄悄話信箱,定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講座、青春期教育講座,邀請專家開展心理健康輔導課,以及心理小課堂、拓展訓練等心理健康活動,并為單親、特困等特殊群體建立成長檔案,培養孩子積極心態和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其身心全面和諧發展。
在新市民子女群體中,困難家庭較多,街道于2013年設立“春雨助學基金”,幫助家庭困難的孩子完成學業 ,各學校設立“愛心家園”,學生通過自己努力可以獲得學習用品等獎勵;成立學校“暖心助學團隊”,定期開展“心愿直通車”活動,教師全員參與幫扶,或捐款或捐物,在滿足孩子小小心愿的同時,用老師的愛心去溫暖每一個新市民孩子的童心;開展“家庭結對關心服務”活動,由本地家庭與新市民家庭結對,幫助新市民子女更好融入新的環境和生活,同時增加城區孩子與新市民孩子之間的交流和溝通,通過開展面對面交流等活動,了解每個家庭狀況、學習、思想和生活情況,勉勵他們快樂生活、安心學習、健康成長,做一個有愛心、對社會有貢獻的人。街道還積極創新工作思路,主動爭取、多渠道聯系社會愛心單位及愛心人士來關愛新市民子女,采取結對扶助或一次性捐助的形式對新市民子女進行幫扶,共同營造社會關愛的良好氛圍。
特色辦學,讓新市民子女“學有優教”
筆者探訪發現,各學校成立學校、級部、班級三個層面的“家長委員會”,并開設“家長課堂”,即以專家、校領導、班主任為主講教師,以班級家長為基本學員,提供家庭教育、心理輔導、溝通交流等系統的課程教育,每學期1~2次集中開課,內容涉及“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與家長的責任”、“爭做合格家長,培育合格人才”、“感恩教育”等講座,使家長明確做合格家長對培育孩子的重要性。同時,各學校積極開發學校課程,打造學校特色,逐步實現“一校一品一特色”的局面,縮小校際間差距。在特色課程設置中,不僅有新市民子女接觸較少的動漫、器樂,也會用到他們熟悉的泥巴、土地、種子,讓他們其有大展身手的舞臺。惜福鎮街道中心小學開展生態特色教育,開設種植、插花、泥塑、編織、水果雕刻等學校課程;城陽十中、惜福鎮小學連續多年在全國、省科技創新大賽、機器人競賽等活動中獲得大獎,獲獎學生中就有新市民子女;鐵騎山小學多次參加青島市籃球比賽并獲獎,學校的“籃球秀”節目更是屢次在青島市大型體育賽事中展演,吃苦耐勞的新市民子女成為中堅力量。如今,學校中新市民子女的綜合素質已經和當地學生不分伯仲,同在一片藍天下,享受平等幸福的教育,他們在不斷融入校園同時也在健康快樂地成長。
筆者了解到,惜福鎮街道注重優質校(園)創建,帶動教育均衡發展。優質辦學條件為街道教育發展注入新的活力,街道省級規范化學校創建率達70% ;2014年,城陽十中、惜福鎮小學、金村小學、中心小學、牟家小學、鐵騎山小學先后通過青島市現代化學校、青島市數字化校園驗收,創建率達87% ;2013年,中心幼兒園、愛心幼兒園通過山東省示范幼兒園驗收,街道內省市示范幼兒園創建率為90%。多年來,街道積極尋求優質教育資源,把人才培養作為推動教育可持續發展的有效手段,2014年,街道與中國教育學會達成合作協議,著力為教師專業成長搭建廣闊的平臺,先后組織干部教師赴北京、上海、天津、西安等地培訓學習,邀請全國教育專家為干部、教師、學生及其家長進行專題講座,教師專業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關愛孩子是教師的職責,關愛新市民子女更是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責任,讓每位孩子享受均等的教育,同樣的關愛,是我們永恒的追求。”惜福鎮街道教委辦相關負責人介紹。 文/焦紅紅 紀超 王紅梅 圖為資料照片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林永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