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韓金惠 針對媒體報道“河南漯河法官感慨:領導亂打招呼法官難做”,漯河市中級人民法院通報稱,此為法官“酒后發表不實言論”。因“造成嚴重不良影響”,法院決定給予該法官記大過處分,依據有關規定提請市人大常委會按照法定程序免去其民一庭副庭長職務,并調離審判崗位。 因為一句“領導亂打招呼法官難做”的牢騷,漯河市中級人民法院民一庭副庭長諶宏民被記大過、免職、調崗。對此,公眾議論紛紛——通報中只有“酒后發表不實言論”“造成嚴重不良影響”的結論,全然不見“是否有領導亂打招呼”的事實說明,這樣如何證明諶宏民不是酒后吐真言呢?
今年9月份左右,諶宏民在接受采訪時堅稱,判決沒有問題,隨后大倒苦水。諶說,“這個案件的被告程建偉是省會某領導的親戚,這位領導給漯河市人大常委會常務副主任邵成山打招呼;邵主任給法院主管院長王曄打招呼讓王關照程建偉一案;王曄又給我招呼讓我關照,你說我能不聽嗎?老弟,當法官真難呀!”面對多位有名有姓的領導,漯河市中院顯然不能選擇性忽略。
其實,法官發牢騷并不可怕。如果打招呼情況屬實,相關領導遲早要接受調查并承擔相應的責任;如果純屬子虛烏有,再追究諶宏民的誹謗污蔑罪名也不遲。漯河市中院非但沒有認真澄清事實,反而急于讓當事法官閉嘴。眾所周知,“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是司法機關一切活動的原則。如果法院對于法官的處分都不能遵循這一原則,又如何令公眾信服其對其他案件判決的公正性?
手握法槌的法官身上寄托著公眾對法治的信仰,這要求他們“不唯上只唯實”。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明確提出,“建立領導干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記錄、通報和責任追究制度。任何黨政機關和領導干部都不得讓司法機關做違反法定職責、有礙司法公正的事情,任何司法機關都不得執行黨政機關和領導干部違法干預司法活動的要求。”在這樣的語境下,法官不能因為一句“不實”的感慨就被處分,查清其中有無“領導干部干預司法活動”才是司法公正的必然要求。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jr22wz.com/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林永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