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韓金惠 今天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9周年紀念日,也是我國首個以立法形式確立的抗戰紀念日。1945年9月2日,在美軍軍艦“密蘇里”號上,日本代表在無條件投降書上簽字。這一天,距離1931年“九一八”事變,已過去了14年。在這場漫長而艱苦的戰爭中,中國人民付出了沉重代價,但終究取得了勝利,贏得了中華民族由衰敗走向振興的轉折點。 1945年9月3日,四萬萬中國人民舉國慶祝,這個中華民族近代史上第一個值得揚眉吐氣的日子,最后成為抗戰勝利紀念日。這個日子的確值得紀念,因為它讓中國人民一雪前恥,取得了一百多年來第一次反對外來侵略斗爭的完全勝利。在這場正義與邪惡的較量中,世界人民前所未有地緊密團結在反法西斯的大旗下,最終戰勝了共同的敵人;四萬萬同胞更是深刻感受到民族覺醒的力量,這種精神上的力量一直延續至今,并讓無數國民為之動容。
六十九年前的那場抗日戰爭,千千萬萬愛國將士浴血奮戰、視死如歸,用血肉之軀筑起了鋼鐵長城。不管是那段烽火連天的歷史,還是那群浴血奮戰的英雄,人民不能忘記,國家更不能忘記。當南京大屠殺親歷者的人數在一天天減少,當抗戰老兵們一個個離我們而去,銘記和紀念歷史變得不僅必要而且迫切。
今年2月27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決定,將9月3日確定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將12月13日設立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近日,國務院發出通知,公布第一批80處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一系列國家儀式和紀念舉措之下,民眾“銘記英烈、傳承歷史”的使命感更為強烈,“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捍衛世界和平的堅定立場”得到進一步顯現。
2005年5月10日,德國聯邦議院議長蒂爾澤在“歐洲被害猶太人紀念碑”揭幕儀式上說,“修建這座紀念碑并不只是為猶太人,更是為了我們自己”,“德國人民應該永遠記住這一切,永遠引以為戒”。所以,居住在這個星球的人們要永遠遠離戰爭,則必須永遠保持記憶,永遠保持警惕。現在,我們以國家的名義銘記歷史,不僅是在提醒民眾不忘屈辱,也是對日本右翼勢力歪曲歷史、回避錯誤的另一種警告。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從“九一八”事變算起,1945年9月2日的那一紙日本投降書,中國人民在血與淚中等了十四年之久。那些投身于國家抗戰洪流之中的英雄,那些永遠定格在民族記憶深處的不屈身影,我們如何能夠忘記?從東北淪陷到北平失守,從苦守上海到血戰衡陽,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國土一寸一寸地丟失,然而四萬萬同胞的覺醒、團結和勇敢卻一點一點地開始積聚,并最終取得正義對于邪惡的勝利。
更好地銘記歷史,才能更好地創造未來。今天,我們站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歷史新起點上,更加需要緬懷抗戰先烈作出的犧牲,更加需要體會和平與發展來之不易,更加需要從那場慘烈而又偉大的勝利中汲取力量,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
愿世界和平,再無兵革。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jr22wz.com/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林永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