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燕兒島路的王先生這些年來一直在為他們所住這套房子的房產證犯愁,“
公房住了20多年了,一直沒有房產證,現在年齡大了,打算以房養老,但是沒有證想什么都白搭。”近日,王先生向本報新聞幫工作室求助,記者就此調查發現,這套公房當時并沒有辦理房產證,而且企業已經改制,照目前的情況確實沒有辦法直接辦理房產證。對此,有業內人士稱,房子可以通過由房管部門接收個人承租再買斷的方式解決。
■反映
福利公房,辦不下房產證
據王先生介紹,這套房子是1992年他在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發展總公司(以下簡稱開發區建總)工作時,由單位出資12萬元購買的一套商品房,后來單位將這套房子分給他居住,房子原本在辛家莊四小區D街坊2號樓,后來有了路名就改成了現在的地址。
“1993年房子交付之后 ,我們就搬了進來,到現在已經在里邊住了20多年。”王先生稱,后來工作調動,他到了開發區建總下屬的一個公司工作,2002年單位改制后他辦理了協保,之后回到了青島,可是因為心臟原因經常住院,一直也沒心思管房產證的事,最近病情稍微好轉后,他們夫妻倆想起了這房子的事情。“我們這套房子是單位給分的福利房,可是后來知道開發區建總這個單位已經不存在了,我們咨詢了青島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他們給出的答復是原單位沒有辦理房產證,現在不具備作為房改房辦理產權證的條件,無法辦房產證。”
■調查房子轉過手,原單位已改制
王先生稱,他原本工作的開發區建總屬于國有企業,后來企業改制時他在住院治病期間,大病統籌報銷時顯示他的單位是一家名為“魯澤”的公司,后來變成了“青島濱海建設集團有限公司”,2012年他在辦理病退手續時正是從這家公司退休的。記者在市中院公布的一份2014年的判決書中也查詢到,開發區建總改制為青島魯澤置業有限公司,后又更名為青島魯澤置業集團有限公司。記者試著撥打了該公司的電話,工作人員稱,之前她確實聽說過這個名稱,但因為來單位的時間不長,詳細的情況還要咨詢公司領導。
在王先生出示的一份1993年10月18日開發區建總出具的證明上明確寫著,現在的燕兒島路44號四單元502戶(原辛家莊四小區D街坊2號樓2單元501戶)是經領導研究分配給王先生居住,該證明下方還蓋著開發區建總的公章。
而當時開發區建總在購買這套房屋時,并沒有從開發商手里直接購買,而是與青島群達商貿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群達公司)交易的,王先生稱,其實當年在買房子時,單位里是讓他自己去挑的房子,當時找到了房子的建設單位、青島房地產實業發展總公司,看好了一套房子,但在付款時,這套房子已經被群達公司買走,后來在建設單位的協調下,開發區建總從群達公司手中買下了這套房子轉為公司固定資產。
■建設方 房子確為開發區建總購買
記者也聯系到了青島房地產實業發展集團公司的一位負責人王先生,據介紹,他確實知道當年的這筆交易,但是群達公司當時在購買房子后并沒有辦理房產證,現在兩家公司都已經不存在了,因此直接辦理房產證的可能性也就沒有了。
不過王先生也介紹說,這件事并不是沒有辦法解決,既然是國有企業的福利公房,那么房管部門在接收后改成由王先生承租,在交了相應的租金后 ,便可以通過房改的方式取得房屋的產權,但這需要相關部門的配合,“其實也有人這么辦過,如果能辦,我們會盡一切努力配合。”王先生表示。
王先生的妻子郝女士也證實,她所住的樓上,他們那一側共有6戶,其中一樓、六樓的住戶已經在前些年辦理了房產證,因為那些年她正在忙著給丈夫治病,也無暇關注這些事情,可現在一切都晚了。郝女士稱,后來樓上其他沒有房產證住戶也曾經找過她,但大家都沒有解決辦法。
■心聲 誰能幫我想想辦法?
對于王先生所提出的先承租再買斷方案,郝女士也咨詢過所在轄區的市南區房管處,工作人員表示,方案是可以,但如果沒有相關授權他們也不可能直接把別人的房子收走。
6月6日,在記者的陪同下,王先生夫婦到青島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再次反映情況,據該局一位相關負責人稱,經過數據查詢,王先生所住的這套房子在房產交易中心并沒有登記,照目前的情況,確實沒有辦法直接辦理房產證。對于承租再買斷的方案,項姓負責人表示,該項工作的職能并不在青島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還是需要找所在轄區的房管處。
郝女士表示,在這里住了20多年一直平安無事,其實再繼續住下去也沒有問題,可隨著他們夫婦兩人都已經退休,年齡大了,他們考慮的是以房養老,“可這種沒有房產證的房子,哪家養老院敢收呢?要是以后碰上房子拆遷,那也都是麻煩事。”對于這些,王先生夫婦二人還是非常擔心,他們急切地盼望,有過類似經歷的好心人能幫他們想想辦法。
文/圖 記者 林剛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