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吳元中 近日,安徽高院作出終審判決,此前兩次被判無罪的宿州公安局褚蘭派出所民警馬某,因故意傷害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十一年。16年前,馬某與徐某發生沖突后找來肖某等三人助陣,肖某將徐某刺傷致死。案發后肖某等三人都被判刑,馬某卻兩次被判無罪,檢察機關對此曾多次抗訴。(6月5日《安徽商報》)
但凡正常之人,都知道馬某與人發生沖突后喊人到場是干什么的,或者會發生什么后果,也都明白其應當對由此產生的后果負責。而作為諳熟法律適用之道的人民法官卻無視這種基本常識和邏輯,一次次地宣告馬某無罪,尤其在其潛逃十多年后被抓獲的情況下仍然判決無罪,不能不讓人懷疑其中存在什么私弊。
對這種違反常理且無法用“對法律理解不一致”就能解釋的錯案,既然安徽省高級人民法院的終審判決已經落地,相關部門的
追責程序就應跟上。特別是,中央政法委已經明確提出實行錯案終身責任制,要對每一件錯案嚴厲追責,這就要求在一起案件被確定為錯案之時,及時啟動追責程序,并且把那些影響較大案件的調查或者追責情況向社會公布。
對于那些明顯的錯誤判決,其前因后果都需要調查清楚。只有給公眾一個合理的交代,并對有關責任人依法依紀追責,才會使人民群眾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同時也有助于司法機關贏得人民信任。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jr22wz.com/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編輯: 劉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