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張貴峰 11月14日,南京氣象局官方微博“南京氣象”在其氣象預報中出現了“PM2.5細微顆粒物濃度”數值,但該條微博僅存留了幾個小時,即以“誤發”為由被刪除。南京氣象臺負責人表示 ,他們對PM2.5的濃度數據沒有發布權,已對此事追究了相關責任。(11月17日《濟南日報》) 前幾天,環保部科技司官員表示,“PM2.5的數值,想不想公布各地可以自己決定”。這意味著,對于已監測到的PM2.5數據 ,地方政府部門其實并不存在“沒有發布權”的問題,是否發布完全可以自行做主。另外,如果留心查看一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大氣污染防治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就會發現,發布PM2.5數據之類的環境信息,不僅是地方政府部門的權力,更是他們應當履行的法定信息公開義務。因此,上述南京 PM2.5數據刪除事件中,真正應該被追責的其實不是該信息的發布者,而恰恰是拒絕發布、屏蔽、隱瞞信息的刪除者。
退一步講,即便南京氣象部門確實沒有PM2.5數據的發布權,但以此為由刪除已發布的信息并追究發布者的責任,也不合乎情理法理。必須意識到,相對于政府部門的發布權,公民的知情權以及基于此的健康權,才是更為重要的權利,為充分保障和實現后者而舍棄犧牲前者,也是完全值得和必要的。
研究顯示,PM2.5是造成灰霾天氣的首要“元兇”,大多含有重金屬等有毒物質,可以進入肺部,對呼吸系統、心血管、免疫系統、生育能力、神經系統和遺傳等都有廣泛影響。“納入PM2.5后,中國空氣質量達標的城市將從現在的80% 下降到20% ”。而據環保部此前數據 ,我國“超過2.7億城市居民生活在空氣質量不達標的環境中,大約有2.3萬人死于各種呼吸道疾病,由于空氣污染引起的健康損失約占GDP的1.8%”。
如此嚴峻的大氣污染形勢下,僅僅出于維護環保政績、政府面子的需要,便自欺欺人地刪除、遮蔽重要的環境信息,顯然不僅嚴重侵犯了公民的環境知情權和健康權,而且也再次損害了政府部門的公信力。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jr22wz.com/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孟祥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