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慶民在山村里當了三十多年的鄉醫,忙忙碌碌大半輩子,不僅沒有過上富裕生活,還落下大病。在一些人看來,他一定過得很苦,但劉慶民在與記者對話時卻沒有艱難掙扎的感覺。他之所以能把錢看得很淡,并非他已超然世外,而是他比別人更多了一些人之常情,比如對苦難和弱者的同情。
劉慶民行醫至今最大的一筆“積蓄”,應該是那一盒子難以兌現的欠條。欠賬還錢,天經地義,劉慶民卻從不
催賬,聽任病人“愿意給就給”。正如他當年不忍心見鄉親無處求醫的痛苦,辭去民辦教師轉而學醫,他同樣不忍心見病人因為沒錢看病加重痛苦。因為強烈的惻隱之心,劉慶民做了很多人難以做到的事情。古人說,醫者仁心。這種醫者之仁在劉慶民身上體現得尤為明顯,就是他面對病人的各種“不忍之心”。
作為山村里的文化人,劉慶民如果走“鄉村能人”的路子,應該能過上比現在好很多的生活。別人想著發家致富,他偏要做又苦又累的鄉醫,算的不是經濟賬。做鄉醫雖然沒有多大的名利可言,但是劉慶民能體會到巨大的成就感。“大家見了我很親,農忙的時候,我顧不上,都有人悄悄幫忙收莊稼。”在別人看來大概沒什么價值,但劉慶民把這種感情看得很重。“不是所有的東西都能用錢換來。”劉慶民在艱難條件下堅守鄉醫崗位三十多年,不是沒別的本事,而是千金難買我愿意。
劉慶民的事跡傳開來,很多人都覺得他不簡單。我們確實有必要學習劉慶民的事業觀和財富觀,但是對他的學習不應該只是單純的修身養性。劉慶民不是只管過好自己的散淡之人,反而是非常關心他人疾苦的人。在他這里,體諒、幫助他人不是為了做給誰看,而是良心在驅動,不如此不能安心。雖說“惻隱之心,人皆有之”,在當前的社會轉型期,不得不說有些人已經被金錢或權力異化了。那些在食品領域造假的企業,那些對進城農民大打出手的城管人員,那些動輒對群眾甩臉子的官員,但凡還有一點惻隱之心,或許就是另一個樣子。
劉慶民已經打動了他的子女,讓原本希望掙大錢的兒子、兒媳也走上了鄉醫的人生道路,相信還會有更多的人被他感動。這需要我們盡快在全社會營造一個人人崇德向善的氛圍,用健全的制度去呵護更多人的惻隱之心。老人跌倒“扶不扶”一度成為需要討論的話題,已經說明我們還沒有很好地打消一些人的顧慮,以至于他們向善的力量被殘酷的現實打退了,做不到知行合一。盡管劉慶民在鄉醫崗位上甘之如飴,我們卻不能無視他的難處,還應盡可能地給他更多的幫助,不能讓好人白忙一場。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jr22wz.com/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編輯: 劉曉明]